[发明专利]一种数据读取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34189.6 | 申请日: | 201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914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龙;许长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亚华意诺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22 | 分类号: | G06F13/22;G06F13/4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戈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读取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读取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和系统应用于一个主设备和多个从设备的通信中,主设备读取从设备的数据,该方法包括:获取一个周期的采样时刻,采样时刻为多个;在各采样时刻,枚举所有从设备,记录从设备的数量,记为从设备的探测数量,得到各所述采样时刻的从设备的探测数量;选取从设备的探测数量最大的时刻,记为备选时刻;判断各备选时刻中是否有连续时刻;如果是,则将连续的备选时刻记为连续采样时刻,计算连续采样时刻的平均值,记为最佳时刻;在下一周期的所述最佳时刻,对从设备的数据进行读取。本发明提供的数据读取方法及系统,能够在不考虑从设备的数量及从设备与主设备之间的距离的情况下,更好的读取到从设备的数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读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读取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一线总线是由达拉斯半导体公司推出的一项总线技术,采用单根信号线,既能传输时钟和数据,又能通过寄生电容给从设备供电,由单个主设备和多个从设备构成,从设备数量不受限制。在实际使用一线总线的工业现场,经常出现从设备较多(大于32),或从设备距离主设备较远(超过200米)的情况,按照固定的读写时序进行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的通信时,由于从设备的静态漏电流、线材的电阻和电容特性而导致通信不能成功。
在国内粮食储存过程中,需要对粮食温度进行实时监测,使用的数字温度传感器芯片为DS18b20,在船舶、智能家居,管道天然气等行业的监控场景中,需要对现场状态进行监测,方案中大量使用DS2438这款一线AD采集芯片来进行模拟量采集。上述两种传感器都是使用一线总线进行的数据通信。
在传输距离较远的情况下,如在一个天然气中转站的监控系统中,现场使用DS2438,布线距离超过200米时,此时在信号传输过程中传输线电容的充放电效应已经不可忽略,表现为,总线电平从低电平跳变到高电平时,电平上升时间就达到了5-10us,此时读时序的正常采样窗口就要延迟5-10us。
目前解决上述问题的方式是在设计一线总线系统时,从硬件上减小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的距离。
但现实工业现场,减小主从设备之间的距离必须增加中继节点,加大施工难度和成本,并且增加检修点和技术故障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据读取方法及系统,能够在不考虑从设备的数量及从设备与主设备之间的距离的情况下,准确的读取到从设备的数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数据读取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一个主设备和多个从设备的通信中,所述主设备读取所述从设备的数据,所述数据读取方法包括:
获取一个周期的采样时刻,所述采样时刻为多个;
在各所述采样时刻,枚举所有所述从设备,并记录所述从设备的数量,记为从设备的探测数量,得到各所述采样时刻的所述从设备的探测数量;
选取所述从设备的探测数量最大的时刻,记为备选时刻;
判断各所述备选时刻中是否有连续时刻;
如果是,则将连续的所述备选时刻记为连续采样时刻,计算所述连续采样时刻的平均值,记为最佳时刻;
在下一周期的所述最佳时刻,对所述从设备的数据进行读取。
可选的,在所述枚举所有所述从设备,并记录所述从设备的数量,记为从设备的探测数量,得到各所述采样时刻的所述从设备的探测数量之后,在所述选取从设备的探测数量最大的时刻,记为备选时刻之前,还包括:
从各所述采样时刻中删除枚举过程不成功的时刻,所述枚举过程不成功的时刻为:枚举时,出现复位脉冲后没有检测到存在脉冲的时刻或者两次读一次写总线时两次读都是高电平的时刻。
可选的,在所述获取一个周期的采样时刻之前,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亚华意诺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亚华意诺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41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