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膨胀烟丝二氧化碳回收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32561.X | 申请日: | 201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498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郭冬青;李长明;王小三;杨志和;李辉;程爱兵;孙健;武丽鹏;赵玉仲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B3/18 | 分类号: | A24B3/18 |
代理公司: | 11223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则武 |
地址: | 066318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膜压缩机 充压 浸渍器 回收 二氧化碳回收装置 二氧化碳气体 烟草加工领域 保养维修 固体杂质 密封性好 排除空气 膨胀烟丝 企业效益 人力物力 设备投入 温室气体 压缩气体 装置结构 可回收 润滑油 食品级 压缩比 增压 阀门 噪音 排放 污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膨胀烟丝二氧化碳回收装置和方法,包括:浸渍器、工艺灌、回收充压罐及隔膜压缩机,所述回收充压罐通过管道分别与隔膜压缩机、浸渍器连接,所述工艺灌通过隔膜压缩机与回收充压罐连接,各管道上均设有阀门。本发明使用一台回收充压罐既可回收二氧化碳气体,又为浸渍器排除空气并预增压,降低了设备投入,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而且隔膜压缩机压缩比大,密封性好,噪音小,压缩气体不受润滑油和其他固体杂质污染,适用于食品级的烟草加工领域。另外整个装置结构简单,运行安全可靠,为后期的保养维修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企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烟草加工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膨胀烟丝二氧化碳回收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干冰膨胀烟丝技术广泛应用于制烟领域。此技术主要包含烟丝浸渍、二氧化碳回收和烟丝升华工艺。现有的二氧化碳回收工艺中,浸泡完成后浸渍器中的二氧化碳液体靠自重留回工艺罐,二氧化碳气体则通过二次回收分别回收到两台回收罐中。这两台回收罐中的二氧化碳气体通过两台压缩机分别压缩。
这种工艺有以下几方面的缺陷:一是需要两台回收罐和两台压缩机,设备多,造价高;二是这种活塞式压缩机工作时噪音很大,对操作人员身体有影响;三是这种压缩机结构较复杂,维护不方便;四是这种工艺中,每批次最后大约有3.5m3、压力为2到3bar的二氧化碳气体被排放到大气中,不利于环境保护。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膨胀烟丝二氧化碳回收装置和方法,通过一台回收充压罐和一台隔膜压缩机,连接各自的管路和阀门,就达到了回收浸渍器中二氧化碳气体的功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一种膨胀烟丝二氧化碳回收装置,包括:浸渍器、工艺灌、回收充压罐及隔膜压缩机,所述回收充压罐通过管道分别与隔膜压缩机、浸渍器连接,所述工艺灌通过隔膜压缩机与回收充压罐连接,各管道上均设有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回收充压罐为卧式压力耐腐蚀容器,内部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顶部设有防止超压的安全阀。
进一步地,所述隔膜压缩机一端通过二次压缩出气管与工艺罐连接,另一端通过二次压缩进气管与回收充压罐连接,将回收充压罐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压缩并运送到工艺灌中。
进一步地,所述浸渍器上端通过回收管与回收充压罐连接,回收管上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下端通过增压管与回收充压罐连接,回收充压罐将二氧化碳气体输送至浸渍器中排出浸渍器中的空气并增加浸渍器中的压力。
进一步地,所述隔膜压缩机一端通过一次压缩进气管与回收管连接,另一端通过一次压缩出气管与回收充压罐连接,将浸渍器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压缩并运送到回收充压罐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分别与阀门连接,将压力信息传送到阀门控制器,控制阀门自动开闭。
进一步地,所述阀门为气动阀门,阀门控制器根据预设的程序控制阀门的开启或关闭。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膨胀烟丝二氧化碳回收方法,包括:
S1、连通浸渍器与回收充压罐,浸渍器中高压二氧化碳通过管道进入回收充压罐,直到浸渍器与回收充压罐内压力一致时切断通路;
S2、启动隔膜压缩机通过管道吸取浸渍器中二氧化碳气体,并将二氧化碳气体压缩运送到回收充压罐中;
S3、当回收充压罐内压力达到设定的第一阈值时,隔膜压缩机通过管道将回收充压罐中二氧化碳气体压缩并输送到工艺灌中,直到回收充压罐内压力到达设定的第二阈值时停止。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S2中所述浸渍器内二氧化碳气体压力等于大气压时,隔膜压缩机停止并切断隔膜压缩机与浸渍器通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秦皇岛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25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型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
- 下一篇:一种六足越障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