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测试透水路面透水系数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32322.4 | 申请日: | 201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25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黄宝涛;周明妮;蒋娅娜;张卓;刘厚元;吴限;黄黔桂;刘凯;翟力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33243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洪珊珊 |
地址: | 31501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测试 透水 路面 系数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的用于测试透水路面透水系数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其中测试装置包括水箱,所述水箱内设置三角堰隔离板和试件隔离板;所述三角堰隔离板其上部设置成倒三角口,三角堰隔离板用于将一整个大水箱分割成试件安置区域和测试水流进入区域;所述试件隔离板设置成矩形且与水箱同高,试件隔离板用于将试件安置区域分隔成若干个独立区。本发明方案不仅仅实现了多个试件同一工况下的同时检测,还提高了试件与设备的结合紧密性,避免了试件分次检测,温度、时间、流量等工况差异带来的系统误差及操作误差,从而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方便高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测试路面透水系数的设备及应用该设备的测试方法,特别是一种用于测试透水路面透水系数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透水路面Pervious pavement就是具有透水性的路面,是采用单一或不连续级配骨料、粘接剂、水、外加剂等按比例经过特定的成型工艺制作的具有连通孔隙的路面。由于透水路面具有透水、保水、减少雨天径流、防洪排涝、净化水质、吸声降噪、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等诸多优点,故近年来透水路面被广泛运用于城市道路主干道、广场、小区、公园、停车场等城市建设中,透水路面一般含有15—25%的贯通孔隙,透水量一般能达到200L/(m2.min)。透水路面的使用效果与透水路面的透水性能有直接关系,而透水系数是评价路面透水性能的重要指标,所以透水系数的测定对透水路面透水性能的研究至关重要。
目前我国对透水路面透水系数的测试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日本混凝土工学协会推荐的大孔混凝土透水试验方法。这种方法主要参考JIS A1218《土壤透水性试验》,试验时采用定水头的方法。根据达西定律测量混凝土的透水系数。另一种方法是采用变化水头的方法,即从一定的水头高度开始,以渗流速度V表示透水混凝土的透水系数。该两种方法的测试结果稳定性以及准确性都不尽如人意。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的用于测试透水路面透水系数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投入成本较低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能简便对透水路面的透水系数进行测试。
本发明公开的用于测试透水路面透水系数的测试装置,包括水箱,水箱内设置三角堰隔离板和试件隔离板;
三角堰隔离板其上部设置成倒三角口,三角堰隔离板用于将一整个大水箱分割成试件安置区域和测试水流进入区域;
试件隔离板4设置成矩形且与水箱同高,试件隔离板用于将试件安置区域分隔成若干个独立区。
三角堰隔离板在隔离的同时,其上部的倒三角口,还可以在测试过程中形成系统性误差指示作用,如试件安装区出现非正常的水流通道时,其可以通过倒三角口的水流态势变化直观指示出来,从而及时消除系统误差和故障,保证试验工作的准确性。
本发明公开的用于测试透水路面透水系数的测试装置的一种改进,每个独立区内壁还设置有充气气囊。
本发明公开的用于测试透水路面透水系数的测试装置的一种改进,每个独立区内壁四周设置有连成一体的充气气囊。
本发明公开的用于测试透水路面透水系数的测试装置的一种改进,充气气囊5还设有充气口,充气口连通到充气装置。
本发明公开的用于测试透水路面透水系数的测试装置的一种改进,充气口一对一地连通到相应的独立设置的充气装置。
本发明公开的用于测试透水路面透水系数的测试装置的一种改进,测试水流进入区域还设置有若干个进水口,试件安置区域设置有出水口,出水口位置为透水路面试件对应的中心位置,进水口的位置为透水路面试件侧面的中心向水箱进口面的投影位置。
本发明公开的应用该测试装置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试件制作:用所测试透水路面的沥青混合料或水泥混凝土,制作透水路面试件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工程学院,未经宁波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23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