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输尿管双球囊引流管的使用方法及其双球囊引流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32306.5 | 申请日: | 201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36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李玲;苏杨波;曾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A61M29/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2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尿管 双球囊 引流 使用方法 及其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输尿管双球囊引流管的使用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常规经皮穿刺积水扩张肾盂肾盏后,引入导丝通过输尿管狭窄处,再经导丝引入输尿管双球囊引流管;通过叉形注射座的连接尿液引流腔的外接口注射造影剂;输尿管狭窄处位于输尿管上段时,第二球囊位于输尿管狭窄处,第一球囊位于输尿管内;输尿管狭窄处位于输尿管下段时,第一球囊位于输尿管狭窄处,第二球囊位于输尿管内;通过叉形注射座的连接第一球囊的外接口和连接第二球囊的外接口注射造影剂充盈第一球囊及第二球囊;体表固定输尿管双球囊引流管。具有在有效引流尿液、解除肾积水,且持续扩张输尿管狭窄的优点。本发明还公开了输尿管双球囊引流管的使用方法的双球囊引流管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是输尿管双球囊引流管的使用方法。本发明还涉及输尿管双球囊引流管的使用方法的双球囊引流管结构。
背景技术
输尿管狭窄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长期输尿管狭窄会对肾脏功能产生严重影响,轻者引起肾积水,严重者则造成肾功能损害;目前多采用开放或腔镜手术方法行输尿管成形治疗,但该术式创伤较大,对术中经验技术要求较高,术后容易出现尿瘘、吻合口再狭窄或切口感染;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人们对微创技术认识的不断深入,采用输尿管腔内扩张并双J管置入治疗输尿管狭窄的方法得到广泛应用,该操作具有操作简单、住院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置入输尿管腔内双J管后不仅具有引流支撑作用,且利于输尿管黏膜修复,已逐渐受到临床医生的认可,但植入的双J形管径一般较细(管径小于3mm),并且扩张能力有限,良性输尿管狭窄处常常需要反复扩张,反复更换并长期留置双J管,从而容易诱发尿盐沉积,继而导致输尿管尿路感染或梗阻的发生。
现有专利号为201220596709.9,专利名称为《输尿管扩张肾腔引流管》应用于输尿管,球囊为单球囊,仅仅为固定作用。
现有专利号为201120011674.3,专利名称为《一体化胆道内照射球囊引流管》应用于胆道恶性肿瘤,为内照射放疗,双腔引流管长度为25~40cm,外径为7~12F;内照射球囊长度为3~7cm,外径为5~7cm。
现有专利号为201710173135.X,专利名称为《一种双腔多孔球囊导管》,引流管末端封闭,双腔导管尾端为单向气阀,为单一外引流方式,应用于肠道、胆道、尿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输尿管双球囊引流管的使用方法,通过与尿液引流腔相连通的连接尿液引流腔的外接口造影判断输尿管腔通畅情况,及时调整置于输尿管狭窄处的球囊的直径,准确扩张输尿管狭窄处。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所述的输尿管双球囊引流管的使用方法的双球囊引流管结构,采用双球囊设计,一个球囊用于输尿管狭窄处的扩张,另一个球囊位于输尿管内起辅助固定作用,用于不同部位的输尿管狭窄处的扩张;尿液引流腔可以随时冲洗,避免尿液沉积。
为了实现上述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输尿管双球囊引流管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常规经皮穿刺积水扩张肾盂肾盏后,引入导丝通过输尿管狭窄处,再经导丝引入输尿管双球囊引流管;
步骤2:通过叉形注射座的连接尿液引流腔的外接口注射造影剂(含碘量100-150mgl/dl),确定尿液引流腔的近端侧孔位于肾盂或输尿管内,用可反复穿刺注射的肝素帽封闭连接尿液引流腔的外接口;造影剂经引流管进入膀胱后排出体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23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