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纤扫描成像系统和光纤扫描成像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32217.0 | 申请日: | 201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2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周旭东;喻秀英;姚长呈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想境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6/10 | 分类号: | G02B26/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扫描 出射 扫描光纤 准直微透镜阵列 成像系统 准直 成像设备 显示效果 扫描 扩角镜 图像 光源 光线耦合 控制电路 分辨率 微透镜 准直性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扫描成像系统和光纤扫描成像设备,光纤扫描成像系统包括光源、扫描光纤、控制电路、准直微透镜阵列和扩角镜组;光源出射的光线耦合到扫描光纤中,再从扫描光纤出射后被准直微透镜阵列进行准直,再经过扩角镜组后出射。由于采用了通过准直微透镜阵列对从扫描光纤中出射的光线进行准直的技术方案,保证了从准直微透镜阵列中每个准直微透镜出射的光线的准直性,也保证了光纤扫描成像系统扫描所形成的图像的分辨率,从而保证了扫描所形成的图像的显示效果,避免了从扫描光纤中出射的光线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变粗而影响扫描所形成的图像的显示效果的情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纤扫描成像系统和光纤扫描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光纤扫描技术由于具有色彩表现能力强、亮度高、寿命长、体积小、重量轻及功耗低等特点,所以是未来扫描显示技术的发展趋势之一。
在通过光纤进行扫描时,根据光纤的数值孔径的不同,从光纤出射的光线存在程度不同的发散现象,但光线均会随着出射距离的增大而变粗,这样,该光束照射到幕布或者墙面等投影面上会形成较大的光斑,会影响扫描所形成的图像的分辨率和画面大小,从而影响扫描所形成的图像的显示效果。
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对光纤出射的光线进行准直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通过光学透镜组91对光纤90出射的光线进行准直和扩角处理,但光纤出射的光线在经过光学透镜组91的边缘时,会因为光学透镜的边缘效应而导致准直效果降低,最后会导致扫描形成的图像变形。
因此,现有技术中仍然存在因从光纤出射的光束存在发散现象而影响扫描所形成的图像的显示效果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纤扫描成像系统和光纤扫描成像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因从光纤出射的光束存在发散现象而影响扫描所形成的图像的显示效果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纤扫描成像系统,包括光源、扫描光纤、控制电路、准直微透镜阵列和扩角镜组,所述准直微透镜阵列中的微透镜数量与所述光纤扫描成像系统的分辨率对应;
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光源和所述扫描光纤的扫描驱动器相连,用于控制所述光源出射光线以及控制所述扫描光纤进行扫描;
所述准直微透镜阵列设置在扫描光纤的出射端,扩角镜组设置在准直微透镜阵列的出射端;
所述光源出射的光线耦合到所述扫描光纤中,再从所述扫描光纤出射后被所述准直微透镜阵列中的微透镜进行准直,再经过所述扩角镜组后出射。
可选地,所述光源具体为RGB三色激光光源或三色LED光源。
可选地,所述扫描光纤包括光纤、光纤套管和振动压电器件,所述光纤套管套在所述光纤上,所述光纤的第一端与所述光源耦合,所述光纤的第二端突出在所述光纤套管之外,所述振动压电器件设置在所述光纤套管上靠近所述第二端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准直微透镜阵列具体为微凸透镜阵列、微菲涅尔透镜阵列或微衍射透镜阵列。
可选地,所述准直微透镜阵列中的微透镜的形状为圆形、正三角形、正方形、矩形、正六边形或者正八边形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可选地,所述扩角镜组具体为凹透镜。
可选地,所述准直微透镜阵列与所述扩角镜组一体制造,或者分别制造后粘合在一起。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光纤扫描成像设备,包括:
图像输入接口,用于接收图像;
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光纤扫描成像系统,与所述图像输入接口相连,用于通过光纤扫描的方式输出所述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想境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理想境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22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