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豆激酶菌剂的制备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32099.3 | 申请日: | 201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544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涂彩虹;刘继;张驰松;刘一静;张正周;冯骏;郑旗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农林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9/54;C12R1/125 |
代理公司: | 成都厚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5 | 代理人: | 李坤 |
地址: | 61113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酶 制备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豆激酶菌剂的制备及使用方法,其中制备方法包括:S1.准备原料,原料包括:2‑18%的纳豆激酶产生菌、20‑30%的葡萄糖、4‑15%的大豆分离蛋白、5‑12%的L‑丝氨酸、2‑6%的L‑半胱氨酸和25‑50%的麦芽糊精;S2.制备纳豆激酶产生菌菌悬液,并将其接种于活化培养基中活化;S3.将活化后的液体培养物接种到扩大培养基中;S4.将扩大培养后的液体培养物离心后去掉上清液,剩下部分即为菌体;S5.将原料中的葡萄糖、L‑丝氨酸、L‑半胱氨酸、30‑70%的大豆分离蛋白和15‑35%的麦芽糊精混合均匀得到第一粉剂,将菌体与原料中剩余的大豆分离蛋白和剩余的麦芽糊精混合均匀得到第二粉剂。本发明中制备纳豆激酶菌剂的原料投入产出比高,得到的纳豆激酶菌剂的发酵产物纳豆激酶的活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纳豆激酶菌剂的制备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纳豆激酶(nattokinase简称NK)是一种枯草杆菌蛋白激酶,是在纳豆发酵过程中由纳豆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l natto)产生的一种丝氨酸蛋白酶,于1980年在纳豆中被发现,由275个氨基酸按照固定排列方式组成,分子量是27724,有分解血栓的独特功能。纳豆激酶具有溶解血栓,降低血粘度,改善血液循环,软化和增加血管弹性等作用。
纳豆激酶菌剂的制备可实现纳豆小规模速酿生产,使纳豆成为价廉易制的保健食品。因此,纳豆激酶菌剂的制备对于家庭化制备食用纳豆以及纳豆的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现有纳豆激酶菌剂的制备方法的原料投入产出比较低、发酵得到的纳豆激酶活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纳豆激酶菌剂的制备及使用方法,提高发酵产物纳豆激酶的活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纳豆激酶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原料:原料包括下述质量百分比含量的组分:2-18%的纳豆激酶产生菌、20-30%的葡萄糖、4-15%的大豆分离蛋白、5-12%的L-丝氨酸、2-6%的L-半胱氨酸和25-50%的麦芽糊精;
S2.菌种活化:制备浓度为0.7×106-1.3×106CFU/mL的纳豆激酶产生菌菌悬液,按照1-5%的体积比取纳豆激酶产生菌菌悬液接种于20~50 mL活化培养基中活化,在30-38℃、100-200r/min的条件下培养18-24h;
S3.扩大培养:将活化后的液体培养物按照1-3%的体积比例接种到扩大培养基中,在30-38℃、100-200r/min的条件下培养18-24h;
S4.离心取菌体:将扩大培养后的液体培养物在3-5℃、8000-10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10-15min,然后去掉上清液,剩下部分即为菌体;
S5.复配:将原料中的全部葡萄糖、全部L-丝氨酸、全部L-半胱氨酸、30-70%的大豆分离蛋白和15-35%的麦芽糊精混合均匀得到第一粉剂,将所述菌体与原料中剩余的大豆分离蛋白和2/3的麦芽糊精混合均匀得到第二粉剂。
优选的,所述制备方法在复配后还包括一个干燥步骤:采用减压干燥法将第二粉剂进行干燥。
优选的,所述减压干燥法的具体步骤为:将所述第二粉剂平铺于干燥器皿中,然后在真空度为40-50kPa、温度为50-65℃的条件下真空减压干燥3-5h。
优选的,所述第二粉剂的平铺厚度小于等于1cm。
优选的,所述活化培养基为营养肉汤培养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未经成都市农林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20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