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2D/3D可切换的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30107.0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89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刘亮;马威;葛长军;杨章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9 | 分类号: | G02F1/1339;G02F1/1345;G02F1/1333;G02B30/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21563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换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2D/3D可切换的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中,位于第一和第二基板之间的密封胶中填充有导电粒子,上述导电粒子的尺寸相同,通过导电粒子实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导通。由于密封胶中的导电粒子为同一种导电粒子,因而在电连接过程中,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的密封部的厚度相同,从而使得显示装置正面受力均匀,保证了显示装置具有优异的导电导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2D/3D显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2D/3D可切换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表面起浮型液晶柱状透镜阵列装置,其包括:下基板组件、上基板组件、平凹透镜组件、复数个液晶分子、封胶结构、电导通结构以及外部电源,该下基板组件由下透明基材、下ITO电极层、次ITO电极、电气阻断结构以及若干个下对位标靶所构成;该上基板组件由上透明基材、上ITO电极层、复数个遮光部、若干个上对位标靶以及上配向膜所构成;该平凹透镜组件由透明材料所构成,其包括有复数个凹透镜面、封胶面、复数个间隔面以及下配向膜,该平凹透镜组件设置于该下基板组件的下ITO电极层上;复数个液晶分子设置于该凹透镜面内,通过该上、下ITO电极层与外部电源的电压的驱动,以构成复数个液晶柱状透镜;封胶结构设置于该封胶面上,用于连接与固定该上基板组件和下基板组件,以及密封该复数个液晶分子;电导通结构设置于该次ITO电极上,以连接导通该上ITO电极层;外部电源电气连接至该下ITO电极层与该次ITO电极,藉由适当V驱动该复数个液晶柱状透镜,达到2D与3D可切换的目的。同时,该电导通结构的材料,是由导电银浆所构成,通过精密对位与精密点胶的工艺,可将该电导通结构设置于该次ITO电极上。上述制程,一般称为点银浆制程,用以电气连接该上ITO电极层与该外部电压。
由于上述电导通部的材料是导电银浆,并且该导电银浆中存在有机溶剂,当将电导通部设置在密封部的外侧时,会存在以下缺点:一、由于导电银材料在长时间接触大气环境,使得其表面发生氧化并被污染,进而不断老化,存在导电不良或失效的风险;二、由于该电导通部的宽度很小,通常只在整条边长度1%~2%左右,2D/3D可切换显示装置在此端进行切割工艺时,容易因为玻璃基板之间支撑力不一致,产生切割不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2D/3D可切换的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的2D/3D可切换显示装置存在导通性不良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2D/3D可切换的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第一基板包括第一电极层,第一电极层包括利用第一绝缘隔断部隔离的第一电极区域和第二电极区域;
第二基板,第二基板包括第二电极层,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相对设置,第二电极层包括利用第二绝缘隔断部隔离的第三电极区域和第四电极区域;
密封部,密封部设置在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之间,且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与密封部形成密闭空间,密封部包括密封胶和导电粒子,导电粒子分散在密封胶中,第二电极区域和第三电极区域通过密封部电连接,第一电极区域和第四电极区域通过密封部电连接;及
显示部,显示部位于第二电极区域对应的密封空间中。
进一步地,第一绝缘隔断部包括:
第一隔断部,具有两端,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且第一端和第二端相互靠近设置;第二隔断部,始端与第一端相连,且末端延伸至第一电极层的边缘;第三隔断部,始端与第二端相连,且末端延伸至第一电极层的边缘;
第二绝缘隔断部包括:第四隔断部,与第二隔断部在第二电极层上的投影重合;第五隔断部,在第一电极层上的投影连接第一端和第二端;第六隔断部,与第三隔断部在第二电极层上的投影重合。
进一步地,第一隔断部的宽度小于第二隔断部和第三隔断部的宽度;和/或第五隔断部的宽度小于第四隔断部和第六隔断部的宽度。
进一步地,第一绝缘隔断部为“凸”字型,第二绝缘隔断部为“凹”字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01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