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形接触轨锚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29834.5 | 申请日: | 2017-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4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曾鉴;陈善乐;魏宏伟;邓茂涛;李贵航;秦建伟;汪吉健;于素芬;姜兴振;李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华品轨道交通有限公司;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M1/30 | 分类号: | B60M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2007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仙月环***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锚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C形接触轨锚固装置。
背景技术
锚固装置又称为防爬器,一般设置于接触轨锚段的中部,安装于绝缘支撑装置两侧,用于防止接触轨向两端不均匀窜动。锚固装置是保证锚段作为接触轨供电系统内一个独立机械分段的关键部件。现有的用于工字轨的锚固装置实际上是两套鱼尾板分别设置于绝缘支撑装置两侧,将其夹紧,这种方式则需要现场轨体打孔后安装,操作较为不便,当接触轨供电系统安装处于高空作业时,这种操作不便性则更为明显。现有用于C形轨的锚固装置无需现场打孔,但需要将内夹板在接触轨端部穿入其内腔,后期维护拆卸不便利。
发明内容
本申请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安装维护方便的C形轨锚固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C形接触轨锚固装置,至少包括内夹板(100),外夹板(200),紧固件(300),内夹板(100)的宽度小于C形接触轨槽开口宽度,长度小于C形接触轨内腔宽度,厚度小于C形接触轨内腔厚度;绝缘支撑装置卡盘(400)置于C形接触轨内腔,两侧分别由内夹板(100)与外夹板(200)通过紧固件(300)夹持C形接触轨槽的边缘(δ)固定。
优先地,用于夹持固定绝缘支撑装置卡盘(400)两侧的支撑板(100、101),为并列向外侧增加的若干个内夹板(100)或条形支撑板(101),使由内夹板(100)、外夹板(200)、紧固件(300)组成的夹持组件远离绝缘支撑装置伞裙。
优先地,条形支撑板(101)的宽度小于C形接触轨槽开口宽度,二个条形支撑板(101)宽度之和略小于C形接触轨内腔宽度;条形支撑板(101)的长度为夹持组件需远离绝缘支撑装置伞裙的距离;条形支撑板(101)的厚度小于C形接触轨内腔厚度。
优先地,绝缘支撑装置卡盘(400)两侧并列增加若干个内夹板(100),这些内夹板(100)与通过外夹板(200)、紧固件(300)连接的内夹板(100)相似。
优先地,外夹板(200)与C形接触轨槽的边缘(δ)相接触的面设有防滑齿(20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申请中锚固装置由内、外夹板组成,安装现场通过螺栓连接,无需对接触轨进行打孔作业,安装方便快捷;
2、本申请中锚固装置内夹板有多个旋转体组成,可直接从C形接触轨槽任意开口处装入或取出。
附图说明
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其中:
图1示出第一实施例中锚固装置;
图2示出了第一实施例中锚固装置的轴测组装示意图;
图3示出第二实施例中锚固装置;
图4示出了第二实施例中锚固装置的轴测组装示意图;
图5示出了一种内夹板的正视图;
图6示出了外夹板的俯视图,表现出其防滑齿的分布。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根据图1、图3、图5和图6所示,一种C形接触轨锚固装置,将绝缘支撑装置卡盘(400)置于C形接触轨内腔,在两侧分别将两个内夹板(100)横向放入C形接触轨内腔再旋转90°并向绝缘支撑装置卡盘(400)靠拢,放置数量根据绝缘支撑装置伞裙大小确定,在两侧最外边用同样的方法分别置入内夹板(100),再分别通过外夹板(200)、紧固件(300)夹持C形接触轨槽的边缘(δ)固定。外夹板(200)与C形接触轨槽的边缘(δ)相接触的面设有防滑齿(201),增加外夹板(200)与C形接触轨槽的边缘(δ)紧固连接后的防滑力。
第二实施例
根据图2、图4、图5和图6所示,一种C形接触轨锚固装置,它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作出一些变动,相同特征部分不再赘述,此例相较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接触轨内腔的绝缘支撑装置卡盘(400)两侧分别置入用于限位的上下叠放的条形支撑板(101),在两侧最外边用分别置入内夹板(100)并向条形支撑板(101)靠拢,再分别通过外夹板(200)、紧固件(300)夹持C形接触轨槽的边缘(δ)固定。条形支撑板(101)的宽度小于C形接触轨槽开口宽度,二个条形支撑板(101)宽度之和略小于C形接触轨内腔宽度;条形支撑板(101)的长度为夹持组件需远离绝缘支撑装置伞裙的距离;条形支撑板(101)的厚度小于C形接触轨内腔厚度。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华品轨道交通有限公司;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华品轨道交通有限公司;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98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电探测器件及其制备方法、触控基板及显示面板
- 下一篇:单晶硅太阳能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