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镍催化的亚氨基二苄衍生物胺化反应的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29195.2 | 申请日: | 2017-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594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姚武冰;蒋华江;李嵘嵘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D223/22 | 分类号: | C07D223/22 |
代理公司: |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罗佩芝 |
地址: | 318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亚氨基二苄 胺化反应 有机发光二极管 材料单元 廉价金属 镍试剂 催化剂 催化 金属钯催化 催化体系 单膦配体 反应领域 环境友好 卤代芳烃 温和条件 溴代芳烃 溶剂 碘代 制备 局限 填补 | ||
本发明以廉价易得的商业化镍试剂作为催化剂,并使用常见的单膦配体和溶剂,在较温和条件下即可顺利催化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材料单元‑‑亚氨基二苄衍生物与碘代或溴代芳烃发生胺化反应。首次以廉价金属镍试剂作为催化剂实现亚氨基二苄衍生物与卤代芳烃的胺化反应,克服了目前报道的方法必须使用昂贵的金属钯催化体系的局限,填补了该反应领域尚无廉价金属催化体系的不足,为工业生产或实验室制备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材料单元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环境友好、廉价的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的镍催化亚氨基二苄衍生物与碘代、溴代芳烃胺化反应新方法。
背景技术
亚氨基二苄衍生物是非常重要的化学中间体,广泛存在于药物、天然产物,特别是发光材料单元中。通过亚氨基二苄与卤代烃发生胺化反应是拓展亚氨基二苄衍生物,探索新的药物活性分子、天然产物、发光材料单元的重要方法。近年来,中外学者对亚氨基二苄衍生物的胺化反应进行了研究,涌现出了一些成功的催化体系,然而基本局限于贵金属钯催化体系(Chem.Mater.1998,10,2235;ACS Comb.Sci.2011,13,443;Chem.Eur.J.2016,22,14186)。关于地球储量丰富的廉价金属催化体系目前只有一例报道(Chem.Mater.1998,10,2235),需要使用与亚氨基二苄等当量的金属铜且在200℃下反应16~48小时方能取得较好的反应效果。可见,目前发明的亚氨基二苄衍生物与卤代烃得胺化反应大多涉及过量的试剂、过长的反应时间、苛刻的反应条件、复杂的催化剂合成,导致底物局限性大、反应原子经济性差、生产成本偏高,这些均与绿色化学的理念相背离。因此,开发高效、可操作性强的廉价金属催化的亚氨基二苄与卤代烃胺化反应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而且还有良好的环境和社会效益。
相比上述已报道的贵金属催化体系,廉价金属镍催化体系明显具有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工业应用价值高等优点,然而通过该方法来催化亚氨基二苄与卤代烃胺化反应目前国内外未被报道。近些年,镍催化的有机胺类衍生物与卤代芳烃的胺化反应为有机合成提供了一种催化反应的重要方向,克服了贵金属钯催化体系的局限,为工业生产或实验室制备有机胺衍生物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环境友好、廉价的新方法。因此,开发利用镍体系用于催化亚氨基二苄与卤代烃发生胺化反应来制备亚氨基二苄衍生物具有非常大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取代贵金属催化的亚氨基二苄与卤代烃胺化反应方法,提供一种高效、环境友好、廉价易得的催化体系,避免过长的反应时间、苛刻的反应条件、复杂的催化剂合成等条件下方便的催化亚氨基二苄与卤代烃发生胺化反应,为实验室制备和工业生产提供一种全新策略。
根据本发明,所述镍催化的亚氨基二苄衍生物胺化反应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廉价易得的氧化镍(NiO)和三苯基膦作为催化剂,以常见的四氢呋喃(THF)作为反应溶剂,在较温和的反应温度和氩气保护下高效催化亚氨基二苄衍生物与溴代或碘代芳烃发生胺化反应,得到相应的N-芳基取代胺化产物。
其中,亚氨基二苄衍生物和卤代芳烃中R和R’基团为烷基、芳基或卤素。
其中,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卤代芳烃包括溴、碘苯衍生物。
其中,催化剂为:氧化镍和三苯基膦,且反应在氩气环境下进行。
其中,卤代芳烃用量为底物的2当量。
其中,催化剂氧化镍用量为5~10mol%,三苯基膦5~10mol%。
其中,叔丁醇钾用量为底物的2当量
其中,反应溶剂为四氢呋喃(THF)。
其中,反应底物为亚氨基二苄衍生物。
其中,本发明的反应特征在于:反应时间为24小时,反应温度为100~1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学院,未经台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91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