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隔层夹芯型泡沫铝复合装甲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28411.1 | 申请日: | 2017-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68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周冰;李良春;牛正一;宋桂飞;张俊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08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F41H5/04 | 分类号: | F41H5/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王丽巧 |
地址: | 050003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层 夹芯型 泡沫 复合 装甲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抗爆炸防护领域,具体公开了隔层夹芯型泡沫铝复合装甲及其制造方法。所述隔层夹芯型泡沫铝复合装甲,包括弹性极限强度大于420MPa、断裂伸长率大于25%的高弹性钢板,所述高弹性钢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设有第一结构网,所述第二表面设有第二结构网;还包括自所述第一表面向外依次叠设的第一泡沫铝、第一金属板及背板;还包括自所述第二表面向外依次叠设的第二泡沫铝、第二金属板及前板。本发明的隔层夹芯型泡沫铝复合装甲具有较强的抗弹防破片及抗爆炸冲击波能力的特点,且能够满足车辆轻量化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抗爆炸防护领域,具体涉及隔层夹芯型泡沫铝复合装甲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条件下,无论是军事装备和军事人员还是民用设施和普通居民,面对的爆炸安全防护问题越来越突出。在抗爆防护实际应用中,典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过于沉重、构造周期长,且不适用于车辆、飞行器等机动装备。
传统的装甲钢则使用过厚过重,通常会牺牲车辆等的有效载荷和敏捷性,而且会增加动力装置的故障率。复合装甲具有较好的抗弹性能,其抗子弹穿透、抗破甲弹以及防破片与崩落物的性能往往优于单一材料组成的装甲结构。
然而,现有的双硬度钢/铝复合装甲、装甲钢/陶瓷复合装甲和金属封装陶瓷复合装甲等已经无法满足车辆轻量化发展的趋势。现有陶瓷复合装甲单纯“硬碰硬”的设计思想,使其基本不具有抗重复打击能力。另一方面,轻型车辆在面对近距爆炸时,对其产生重大破坏的往往不是破片,而是高强度爆炸冲击波。一般子弹和破片对装备产生的只是点伤害,而爆炸冲击波对装备产生的是大面积撕裂或折断。遗憾的是,目前现有复合装甲(也包括装甲钢、铝合金装甲和钛合金装甲等)只注重了对抗弹抗破片打击的设计,对爆炸冲击波防护的考虑却较少。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复合装甲存在的无法满足车辆轻量化、抗重复打击能力差、爆破冲击波防护性能不佳等问题,本发明提供隔层夹芯型泡沫铝复合装甲及其制造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隔层夹芯型泡沫铝复合装甲,包括弹性极限强度大于420MPa、断裂伸长率大于25%的高弹性钢板,所述高弹性钢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设有第一结构网,所述第二表面设有第二结构网;
还包括自所述第一表面向外依次叠设的第一泡沫铝、第一金属板及背板;
还包括自所述第二表面向外依次叠设的第二泡沫铝、第二金属板及前板。
相应地,本发明所述的隔层夹芯型泡沫铝复合装甲的制造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1)对所述高弹性钢板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进行清洁处理,并在所述第一表面进行第一结构网的固定处理,在所述第二表面进行第二结构网的固定处理;
(2)将泡沫铝的原料充分混合后置于模具内,进行冷压成型,得到压制坯,将所述压制坯分别置于固定有结构网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依次进行冷压、热压处理,并经冷却处理得到第一可发泡铝-钢-第二可发泡铝结构的预制体;
(3)将所述预制体按照第一可发泡铝朝上的方式放入电阻加热炉内,进行第一次发泡处理,得到第一泡沫铝;然后将经过第一次发泡的所述预制体置于用于支撑并限定所述预制体的凹槽上,所述第一泡沫铝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二可发泡铝裸露,将所述预制体与所述凹槽一起置于电阻加热炉内,进行第二次发泡处理,使得第二可发泡铝部分熔融,经冷却得到第一泡沫铝-钢-第二泡沫铝三明治结构;
(4)在所述第一泡沫铝表面进行第一金属板的连接处理,在所述第二泡沫铝表面进行第二金属板的连接处理;
(5)在所述第一金属板表面进行背板的连接处理,在所述第二金属表面进行前板的连接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63908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63908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84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后坐力无弹壳快手枪
- 下一篇:一种记录侵彻弹道的靶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