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晶显示屏的加工方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26768.6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90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程素芹;王小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G02F1/1333;G02F1/133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5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晶显示屏 加工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屏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屏的加工方法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产品的使用越来越普及,智能产品和用户之间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实现互动,这些智能产品通常使用触摸屏作为其显示屏。
现有技术中的触摸屏显示模组的结构包括液晶显示屏和触摸屏,液晶显示屏以及触摸屏采用泡棉双面胶将其进行粘合固定。该结构中破案面双面胶由模切机根据液晶显示屏与触屏莫的尺寸进行冲切而获得,该方法的缺点是:泡棉双面胶在制作加工时会产生大量的废物,废物的利用率很低,造成成本较高;另一方面,泡面双面胶因为材料本身的原因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老化,老化后的材料会产生粉尘,粉尘进行显示屏的显示区域后会影响画质。
可见,现有技术中,液晶显示屏的加工方法成本因无法控制而较高,且影像显示屏的显示画面,生产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屏的加工方法装置,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液晶显示屏的加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预先设定液晶显示屏的点胶位置,所述点胶位置不少于预设数量个;
对所述预先设定的点胶位置进行点胶;
将点完胶的液晶显示屏放置于对位夹具中以及将触摸屏与液晶显示屏对其后组装至对位夹具中,使触摸屏位于液晶显示屏上方;
进行压合处理。
一种液晶显示屏的加工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设定模块,用于预先设定液晶显示屏的点胶位置,所述点胶位置不少于预设数量个;
点胶模块,用于对所述预先设定的点胶位置进行点胶;
对位模块,用于将点完胶的液晶显示屏放置于对位夹具中以及将触摸屏与液晶显示屏对其后组装至对位夹具中,使触摸屏位于液晶显示屏上方;
压合模块,用于进行压合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液晶显示屏的加工方法及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区别于现有技术中采用泡棉双面胶根据液晶显示屏的尺寸进行确定,而产生成本高的问题;通过采用液态胶通过加热压头将触摸屏粘结固定于液晶显示屏上,而液态胶的成本固定且较低,因此,降低了生产成本。
(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区别于现有技术中采用泡棉双面胶根据液晶显示屏的固定,在泡棉双面胶产生老化以后会影响显示质量,而液态胶固定以后密封效果较好,不会产生灰尘而且能阻止灰尘进行显示区域,具有较高的显示效果,提升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屏的加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屏的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及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技术方案,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
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屏的加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S101,预先设定液晶显示屏的点胶位置,所述点胶位置不少于预设数量个。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液晶显示屏中预先设定点胶位置,点胶的位置可以依据液晶显示屏的具体形状和大小而定,点胶的位置越多粘结越牢固,但是过多的胶会造成施工效率较低,因此,可以根据液晶显示屏的形状和规则进行设定。可以预先设置预设数量个,预设数量个为最小允许施工的位置和数量,即满足最低的使用性能。示例性的,对于手机的液晶显示屏,可以在宽度上设置一处点胶位置,长度上设置两处点胶位置,点胶位置的长度为1cm-2.5cm。以上数据仅仅是示例性的,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液态胶的厚度可以为0.11mm至0.45mm;所述点胶位置的形状为长方形或者弧形。经过设计表明,这样的厚度和形状能够使得黏贴的形状更加完美,符合科学的设计规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67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CM检测用支承装置
- 下一篇:在显示面板上实现被动元件的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