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局域网络CAN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26329.5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954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桂鹏;玉维友;唐杰;贺小林;李翠娟;陈位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40 | 分类号: | H04L12/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赵囡囡;褚敏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局域网络 can 芯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局域网络CAN芯片。其中,该芯片包括:两个发送通路,每个发送通路用于将逻辑电平转换为差分电平,每个发送通路的输入端与CAN芯片的写引脚TXD连接,输出端与CAN总线通过两种不同的接线方式连接;两个接收通路,每个接收通路用于将差分电平转换为逻辑电平,每个接收通路的输出端与CAN芯片的读引脚RXD连接,输入端通过两种不同的接线方式与CAN总线连接;极性判断单元,其输入端与CAN总线连接,用于根据CAN总线的差分电平的大小选通两个发送通路之一和两个接收通路之一。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CAN无极性通讯的技术方案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局域网路(Controller Area Network,简称为CAN)无极性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控制局域网络CAN芯片。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CAN无极性通讯的换向功能通常采用在CAN芯片外部搭建换向电路,通过CAN芯片外部的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简称为MCU)识别极性并控制极性切换,但是,该种实现方案的电路需要在外部搭建换向电路,电路比较复杂,易出现故障,可靠性不高,并且需要配置MCU,成本较高。或者,还存在另一种实现方案,将换向电路封装在CAN芯片内部,但仍需外部MCU识别极性后向换向电路发送切换信号,该种技术方案的换向功能仍需要外部MCU识别并控制,反应速度较慢,并且仍需要配置MCU,浪费MCU资源,成本较高。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CAN无极性通讯的技术方案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局域网络CAN芯片,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的CAN无极性通讯的技术方案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局域网络CAN芯片,包括:两个发送通路,每个发送通路用于将逻辑电平转换为差分电平,每个发送通路的输入端与CAN芯片的写引脚TXD连接,输出端与CAN总线通过两种不同的接线方式连接;两个接收通路,每个接收通路用于将差分电平转换为逻辑电平,每个接收通路的输出端与CAN芯片的读引脚RXD连接,输入端通过两种不同的接线方式与CAN总线连接;极性判断单元,其输入端与CAN总线连接,用于根据CAN总线的差分电平的大小选通两个发送通路之一和两个接收通路之一。
进一步地,两个发送通路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将逻辑电平转换为差分电平,其输入端与写引脚TXD连接;两个发送连接电路,每个发送连接电路的输入端与发送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每个发送连接电路的输出端通过不同的接线方式与CAN总线连接,和/或两个接收通路包括:接收单元,用于将差分电平转换为逻辑电平,其输出端与读引脚RXD连接;两个接收连接电路,每个接收连接电路的输出端与接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每个接收连接电路的输出端通过不同的接线方式与CAN总线连接,其中,极性判断单元用于选通两个发送连接电路之一,并选通两个接收连接电路之一。
进一步地,发送单元的输出端或接收单元的输入端包括两个引脚,CAN总线包括两条数据线,不同的连接方式为两个引脚与两条数据线一一对应连接的两种不同的连接方式。
进一步地,每个连接电路包括两个开关器件,每个开关器件连接在一个引脚与对应的数据线之间,极性判断单元用于通过控制每个连接电路中的两个开关器件同时导通或同时断开以控制每个连接电路的通断。
进一步地,开关器件为场效应MOS管。
进一步地,两个发送通路包括:两个发送单元,每个发送单元用于将逻辑电平转换为差分电平,每个发送单元的输入端与写引脚TXD连接,两个发送单元的输出端通过不同的接线方式与CAN总线连接,和/或两个接收通路包括:两个接收单元,每个接收单元用于将逻辑电平转换为差分电平,每个接收单元的输出端与读引脚RXD连接,两个接收单元的输入端通过不同的接线方式与CAN总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63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