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Adaboost算法的人脸识别装置及其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24970.5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92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孙崐;迟明伟;殷欣;范剑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伟晨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23209 | 代理人: | 张伟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adaboost 算法 识别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脸是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Adaboost算法的人脸识别装置及其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人脸识别是建立在人脸特征提取技术之上的,人脸特征提取准确率高、快很大程度取决于算法和整个系统装置;从上个世纪60年代人们就开始着手研究人脸识别课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人脸识别技术已经相当令人满意,其应用的产品也逐渐普及。
在现实生活中,身份信息的安全性毋庸置疑,关于身份识别的问题一直存在,个人信息安全问题被日益放大;由于近几年网络信息化的飞速进步,人们开始对个人身份识别的安全问题更加重视;一般生物识别技术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利用钥匙和其他一些证明身份的凭证进行生物身份识别;这种识别方式的缺点在于不能保证足够的安全,而且对身份识别也缺乏可靠性;第二种是我们所拥有的特定身份信息,例如身份证和个人设置的密码来进行身份识别,简而言之,人们通过自己设置的个人信息来辨别自己的身份;但是利用个人设置的信息在保密上不够安全、稳定和方便。钥匙、证件等类似的带有个人身份信息物品都有可能丢失和被人伪造,这就造成了安全性能上的降低;通常个人密码、身份证信息用户又不容易记住,并且如果被人恶意篡改或者信息被盗窃,后果可想而知。所以,传统的身份识别技术面临严重的挑战,我们更需要一种稳定、可靠安全便于应用的身份识别技术来确保人们的个人信息完整;
当前,人脸识别技术依托于计算机,如果想快捷方便应用到其他环境中,对装置的体积提出了要求;通常其他人脸特征提取算法通常运算量大并且实现复杂,不适合移植到DSP。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Adaboost算法的人脸识别装置及其识别方法;本发明下位机把DSP处理器作为整个装置的核心,图像采集部分使用CMOS传感器,实时动态图像采用内存缓冲机制,本发明依拖Adaboost算法和DSP智能平台;截取静态人脸图像把眼睛、鼻子、嘴等特征提取出来,可以降低训练模型对存储设备容量要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Adaboost算法的人脸识别装置,包括图像采集模块、数据处理和控制模块、数据存储模块、上位机PC;所述图像采集模块通过通过数据传输线与设置在所述数据处理和控制模块上的视频数据接口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和控制模块与数据存储模块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和控制模块还与上位机PC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为CMOS摄像头。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处理和控制模块为DSP处理器。
进一步的,所述视频数据接口VPIF视频接口。
一种基于Adaboost算法的人脸识别装置的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图像采集:通过图像采集模块将人脸图像信号采集,并通过数据传输线将信号传递给数据处理和控制模块;
人脸预检测:数据处理和控制模块接收到图像信号后,通过Adaboost算法并结合DSP平台,把图像采集模块采集的人脸图像经过DSP系统算法处理并于数据存储模块中的数据进行对比,同时,通过以太网将信号传递给上位机PC;
上位机人脸检测:上位机PC机利用肤色模型进行人脸校验,最后图形界面程序经过PCA+SVM算法处理并把人脸识别结果显示出来。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下位机把DSP处理器作为整个装置的核心,图像采集部分使用CMOS传感器,实时动态图像采用内存缓冲机制,本发明依拖Adaboost算法和DSP智能平台;截取静态人脸图像把眼睛、鼻子、嘴等特征提取出来,可以降低训练模型对存储设备容量要求;
本发明解决人脸检测技术难题的关键技术是整个系统对人脸图像进行双重校验。下位机前端包括CMOS摄像头采集人脸图像和图像缓存存储器,末端包括DSP图像数据处理器和以太网传输模块;上位机PC把接收过来的数据结果在MATLAB环境中图像界面中显示出来。本发明把人脸检测识别装置变的更加便携,传输距离更远。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控制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硬件连接框图。
图中:1-图像采集模块;2-数据处理和控制模块;3-数据存储模块;4-上位机PC;5-视频数据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49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