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叶片自保护型风能发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23389.1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7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崔胜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正洋天能建筑保温装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9/25 | 分类号: | F03D9/25;F03D1/06;F03D7/02;F03D13/25;H02S10/12;G05D3/12 |
代理公司: | 铜陵市天成专利事务所34105 | 代理人: | 吴晨亮 |
地址: | 244000 安徽省铜陵***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叶片 保护 风能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电领域,尤其涉及风能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风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风电是现今利用风能的主要方式,其具有节能、绿色、环保的优点。风力发电因此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
风力发电的原理是利用风力带动风力发电机叶片旋转,再通过增速机将旋 转的速度提升来促使发电机发电,风力发电机输出功率的公式如下所示:
P = 1 2 C p ρ AV 3
式中,
P: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
Cp:风能利用系数;
ρ:空气密度;
A:叶片扫掠面积;
V:风速。
根据风力发电机输出功率的公式,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与风速的三次方 成正比,说明风速的变化对于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有很大的影响,同时风力 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与叶片扫掠面积成正比,因此叶片扫掠面积的大小也会对风 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产生影响。依据现在的风力发电技术,大约每秒3米的微 风风速就可以开始发电,然而风速是不受人为控制的,在风速过大的情况下风 力发电机容易发生输出功率过载,因此需要新的技术使风力发电机在不同风速 下都能保持一个较为稳定的输出功率。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CN201410240163.7公开了一种自动调节迎风面积的风力发电机叶片,包括顶部的两片活动叶片、根部的固定叶片、连接活动叶片与固定叶片的电动合页、安装在固定叶片的顶部且布置于两片活动叶片之间的中空骨架,还包括安装在风力发电机塔架上的风速传感器和以计算机为载体的电动合页控制系统。但该专利的叶片调节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不够及时。
目前风力发电设备中占主流的是水平轴风力发电机。与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相比,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具有不用对风向、无噪音、对风场要求低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起动风速高、结构复杂、风能利用率低等缺点。这些缺点都制约着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应用和发展。
通过检索专利库发现很多改进的垂直轴风力发电机,这类风力发电机能通过一定的机械装置来自动改变风机叶片的迎风面,使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启动风速大为降低,从而大幅提高了风能利用率。但它们存在的问题是:它们普遍采用齿轮、链条、连杆、液压系统、单片机等机构来改变风机叶片的迎风面,结构相对较为复杂,生产、安装和维护成本相应较高。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CN201410227033.X公开了垂直轴风力发电机自动改变风机叶片迎风面的风机结构,包括:风机轴、风机叶片轴、风机叶片、限位装置。风机叶片轴和风机轴上有限位装置,使风机叶片轴转动控制在90度的范围,风机叶片的转动范围是垂直于水平面到平行于水平面。该专利的叶片调节比较死板,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风力大时叶片的受损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风力发电叶片无法根据风速进行快速自动调节迎风面,避免叶片受损,维持稳定的输出功率,为此提供一种叶片自保护型风能发电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叶片自保护型风能发电装置,它包括由左叶片组和右叶片组构成的风力捕捉机构,所述左叶片组和右叶片组通过水平转轴连接且关于水平转轴中心对称分布,所述转轴的中部通过差速器连接有垂直转轴,所述垂直转轴的底部传动连接有电机,所述左叶片组/右叶片组包括至少2个以水平转轴为圆心均匀分布的弧面形叶片,所述弧面形叶片的中心通过中连杆与水平转轴固接,所述弧面型叶片偏离中轴线的一侧通过间隙配合的侧连杆与套接在水平转轴上的可扩径机构固接,当离心力增大时可扩径机构扩张使得侧连杆带动弧面型叶片围绕其中心偏转。
上述方案的改进是所述可扩径机构包括开口式环形圈,所述开口式环形圈的外缘与侧连杆固接,所述水平转轴上通过弹簧固接有顶杆,所述弹簧和顶杆与开口式环形圈共面分布,当离心力增大时弹簧拉长推动顶杆向外推动使得开口式环形圈扩径。
上述方案中所述侧连杆与可扩径机构有1个,位于中连杆的左侧/右侧。
上述方案中所述侧连杆与可扩径机构有2个,分布位于中连杆的两侧并对称分布。
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电机安置在浮动平台上,所述浮动平台上通过支柱固接有将至少部分风力捕捉机构包围在内的锥形敞口腔体。
上述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是所述锥形敞口腔体外表面至少部分敷设有太阳能板。
上述方案的又一改进是所述锥形敞口腔体由步进电机驱动可围绕风力捕捉机构旋转使得太阳能板始终面向太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正洋天能建筑保温装饰有限公司,未经铜陵正洋天能建筑保温装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33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纤维布拼接装置
- 下一篇:风机叶片参数确定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