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金属加热套管的拆装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22801.8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80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曹文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千度电热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42 | 分类号: | H05B3/42;H05B3/06;B25B27/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1 | 代理人: | 成伟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金属 加热 套管 拆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金属加热套管的拆装器,金属加热套管包括一金属加热套管本体,金属加热套管本体的外壁绕制有内凹的发热丝槽,发热丝槽内嵌入式设有电热丝,金属加热套管本体的管体上从一端至另一端纵向开设有多个错位槽孔,错位槽的中部均设有拆装器扩口柱插入孔;用于该金属加热套管的拆装器包括左右对称的拆装器本体、卡设固定于拆装器本体顶部的用于限制拆装器本体左右张开的角度的限位卡、螺纹连接于拆装器本体的前端的左侧或右侧的顶开螺杆、用于连接固定限位卡与拆装器本体的连接件,拆装器本体设有左、右拆装器扩口柱,顶开螺杆贯穿拆装器本体的左部或右部。本发明可使金属加热套管与被加热体的安装和拆卸更加容易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机械设备用加热器及其配件,特别是一种应用于金属加热套管的拆装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机械及模具用的加热器,即金属加热套管,由于传统的闭合式加热套管与被加热体之间装配间隙必须是正公差,即套管内径要大于被加热体才能装入被加热体。且加热套管内径及被加热体的外径公差要求非常高,加工难度大,在安装时由于公差配合问题,安装难度加大,生产效率低,且由于其是正公差配合,其导热效率低。而且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高温氧化及环境腐蚀原因,套管加热套管及被加热体会产生氧化物,在拆卸及维修时非常困难,大部分闭合式只能破坏性拆卸,无法进行维修再利用,这样就会增加安装及拆卸难度,增加工时及再次制做或购买成本。故此研发了一种新的应用于金属加热套管的拆装器,以克服现有的技术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使金属加热套管与被加热体的安装和拆卸更加容易方便的应用于金属加热套管的拆装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金属加热套管的拆装器,金属加热套管包括一金属加热套管本体,所述金属加热套管本体的外壁绕制有内凹的发热丝槽,发热丝槽内嵌入式设有电热丝,所述金属加热套管本体的管体上从一端至另一端纵向开设有多个错位槽孔,所述错位槽的中部均设有拆装器扩口柱插入孔。
优选的,所述金属加热套管本体的管体上设有两个平行且相对的镂空的直线型长孔。
优选的,所述拆装器扩口柱插入孔为圆孔或者方孔。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配套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的金属加热套管的拆装器,包括左右对称的拆装器本体、卡设固定于拆装器本体顶部的用于限制拆装器本体左右张开的角度的限位卡、螺纹连接于拆装器本体的前端的左侧或右侧的顶开螺杆、用于连接固定限位卡与拆装器本体的连接件,所述拆装器本体的左部和右部通过弹片连接,所述拆装器本体的左部和右部的底部中间对称地设有左、右拆装器扩口柱,所述左、右拆装器扩口柱相组合且整体与金属加热套管的拆装器扩口柱插入孔相适配,所述顶开螺杆贯穿拆装器本体的左部或右部。
优选的,所述拆装器本体的左部和右部的底部中间还对称地设有左、右拆装器对位块,所述左、右拆装器对位块相组合且整体与金属加热套管的错位槽孔的宽度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左、右拆装器扩口柱组合后的形状为圆形柱或者方形柱。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配套的第三种并列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的金属加热套管的拆装器,包括左右对称的拆装钳本体、卡设固定于拆装钳本体前部的用于限制拆装钳本体左右张开的角度的限位夹、架设于拆装钳本体的后部的顶开框、螺纹连接于顶开框的左侧框壁或右侧框壁的顶开螺钉、用于连接固定限位夹与拆装钳本体的连接螺钉,所述拆装钳本体的左部和右部相互铰接,且彼此之间设有自由压紧弹簧,所述拆装钳本体的左部和右部的前端中间对称地设有左、右拆装钳扩口柱,所述左、右拆装钳扩口柱相组合且整体与金属加热套管的拆装器扩口柱插入孔相适配,所述顶开螺钉贯穿顶开框的左侧框壁或右侧框壁。
优选的,所述拆装钳本体的左部和右部的前端面对应地设为与金属加热套管的外圆柱面相适应的圆弧面。
优选的,所述左、右拆装钳扩口柱组合后的形状为圆形柱或者方形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千度电热器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千度电热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28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