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20879.6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0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高志男;刘涌;高品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志男 |
主分类号: | B60H1/18 | 分类号: | B60H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大兴区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发动机在工作时,其尾气是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如此不仅污染大气,而且尾气中的热量也随之排到空气中,造成热量的大量浪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发动机的尾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尾气中的热量浪费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发动机和车厢;所述车辆还包括:
换热器,其具有壳程通道和管程通道,所述管程通道的进口用于接收发动机排出的尾气;
送风装置,用于将车厢室内的空气送入所述壳程通道的进口;
散热器,设置在所述车厢内,用于接收从所述壳程通道的出口排出的气体,以向所述车厢室内散热。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在前述的车辆中,可选的,车辆还包括:
空气过滤装置,用于对流入所述壳程通道进口的空气进行过滤。
在前述的车辆中,可选的,所述空气过滤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空气过滤网,所述空气过滤装置通过所述空气过滤 网对流入所述壳程通道进口的空气进行过滤。
在前述的车辆中,可选的,所述送风装置包括风机,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风机用于将车厢室内的空气送入所述壳程通道的进口。
在前述的车辆中,可选的,所述散热器包括U形管道,所述U形管道由导热材料制成;
所述U形管道的两端口封闭、且U形管道的管壁上设有多个散热孔;
所述U形管道的管壁上还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用于接收从所述壳程通道的出口排出的气体。
在前述的车辆中,可选的,所述换热器包括壳管、设置在所述壳管内部的换热管、设置在所述换热管端部的管板、以及盖合在所述管板一侧的端盖,所述端盖与所述管板之间形成过流空间;其中,所述换热管的内部形成所述的管程通道,所述壳管内部具有形成所述壳程通道的壳程空间;
所述换热器还包括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用于对所述过流空间在所述管板处泄漏的管程流体导向,以阻止所述管板处泄漏的管程流体流到所述壳程空间内。
在前述的车辆中,可选的,所述管板包括设置在所述换热管的所述端部的第一管板和第二管板;
所述第一管板与所述第二管板之间具有间隔,以在两者之间形成导流空间;
所述导流结构包括所述的导流空间、以及设置在所述壳管上且连通所述导流空间的导流口。
在前述的车辆中,可选的,所述换热管为直线型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均设有所述的管板;
所述端盖的数量为两个,一个端盖设置在所述换热管的一端的管板的一侧、且两者之间形成一个所述的过流空间;另一个端盖设置在所述换热管的另一端的管板的一侧、且两者之间形成另一个所述的过 流空间。
在前述的车辆中,可选的,所述换热器还包括第一翅片;
所述第一翅片设置在所述换热管的外表面、且位于所述壳程空间内;
所述壳管上设有连通所述壳程空间的壳程进口和壳程出口;
所述第一翅片在沿第一方向上具有呈波浪状的横截面,以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形成至少两个连续布置的第一U形凹槽、且所述第一U形凹槽从所述第一翅片的一端贯穿至所述第一翅片的另一端;
其中,所述第一U形凹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换热管的延伸方向不平行;所述壳程进口和所述壳程出口两者的中心线方向均与所述第一U形凹槽的延伸方向平行。
在前述的车辆中,可选的,所述换热管内设置有第二翅片;
所述第二翅片在第三方向上具有呈波浪状的横截面,以在所述第三方向上形成至少两个连续布置的第二U形凹槽、且所述第二U形凹槽从所述第二翅片的一端贯穿至所述第二翅片的另一端;
其中,所述第二翅片的所述一端沿所述换热管的中心线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二翅片的另一端。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车辆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送风装置可以将车厢室内的空气送入换热器的壳程通道内,壳程通道内的空气可以与换热器管程通道内的发动机尾气进行热交换,换热后的空气经壳程通道的出口可以流入散热器向车厢室内散热,特别是在环境温度较低比如冬天时可以有效提升车厢内部的温度,从而可以对发动机尾气中包含的热量进行有效地利用,避免了发动机尾气中热量的浪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志男,未经高志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08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