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功能性大米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15502.1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92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王传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联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7/10 | 分类号: | A23L7/10;A23L7/104;A23L33/105;A23L33/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81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能 大米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能性大米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功能性大米是食品,不是药品,也不是保健品,不能治疗疾病,是通过调节人体中的生理性结构,增加人体免疫力,从而起到预防疾病和调理人体功能的效果。例如,贫血患者大部分是因为生理性缺铁,食用“富铁大米”可增加肌体中铁的含量,对患者有一定效果。又如“胚芽米”富含——氨基丁酸,具有改善大脑血循环,调整血压、镇静神经,减少中性脂肪等作用,已在深圳、浙江、北京、上海等城市出售;“富硒米”每千克中有机硒含量达60-100毫克,具有天然解毒和防癌功能,这种米在江苏市场已非常畅销。不仅大米有富硒米,近年来各种富硒农产品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此外,尚有预防骨质疏松的“高钙米”,具有减肥效果的“高膳食纤维米”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促进人体健康、改善营养,同时丰富了人们的主食的功能性大米生产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功能性大米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米处理:新米、陈米、久陈米或米屑的任何一种,或是它们按适当比例配成的原料米;先将原料米经一道碾白后自然冷却7-10天后进行水磨加工;然后将水磨加工的原料米贮存在原料罐中,从原料米罐中取出一定量原料米,放到浸泡罐中,由贮水槽加入一定量水,浸泡一定时间,使米粒初步膨胀,大米浸泡后,再经除石、除铁,磨制成淀粉乳;
2)液化:将步骤1)得到的淀粉乳加入小苏打溶液调节PH至6.0-7.0,先在淀粉乳加入α-淀粉酶进行液化,然后将其送去高压喷射液化;
3)脱渣:利用脱渣泵泵入板框压滤机对液化后的淀粉乳进行过滤,压力0.1-0.3mPa。滤液进入滤液储罐,过滤出滤渣;
4)改性:将步骤3)中滤液储罐中得到的滤液经煮沸灭酶后降温至60℃-63℃时,加入按重量份数的组成:乳酸菌20-30份、人参液5-10份、维生素50-100份以及苹果胶30-40份的改性剂混合均匀;
5)蒸煮与淀粉凝胶:将步骤4)中混合滤液与步骤3)中的滤渣混合后加入糊化剂反复蒸煮,待到大米内淀粉凝胶形成具有一定弹性和强度的板透明凝胶;
6)冷却与淀粉老化:将步骤5)完全糊化的淀粉,在5-10℃下自然冷却后待到淀粉完全老化;
7)干燥与包装成品:将步骤6)中淀粉完全老化后常温下干燥,利用包装机或人工包装入库。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功能性大米生产方法成品大米能够促进人体健康、改善营养,同时丰富了人们的主食。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一种功能性大米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米处理:新米、陈米、久陈米或米屑的任何一种,或是它们按适当比例配成的原料米;先将原料米经一道碾白后自然冷却7-10天后进行水磨加工;然后将水磨加工的原料米贮存在原料罐中,从原料米罐中取出一定量原料米,放到浸泡罐中,由贮水槽加入一定量水,浸泡一定时间,使米粒初步膨胀,大米浸泡后,再经除石、除铁,磨制成淀粉乳;
2)液化:将步骤1)得到的淀粉乳加入小苏打溶液调节PH至6.0-7.0,先在淀粉乳加入α-淀粉酶进行液化,然后将其送去高压喷射液化;
3)脱渣:利用脱渣泵泵入板框压滤机对液化后的淀粉乳进行过滤,压力0.1-0.3mPa。滤液进入滤液储罐,过滤出滤渣;
4)改性:将步骤3)中滤液储罐中得到的滤液经煮沸灭酶后降温至60℃-63℃时,加入按重量份数的组成:乳酸菌20-30份、人参液5-10份、维生素50-100份以及苹果胶30-40份的改性剂混合均匀;
5)蒸煮与淀粉凝胶:将步骤4)中混合滤液与步骤3)中的滤渣混合后加入糊化剂反复蒸煮,待到大米内淀粉凝胶形成具有一定弹性和强度的板透明凝胶;
6)冷却与淀粉老化:将步骤5)完全糊化的淀粉,在5-10℃下自然冷却后待到淀粉完全老化;
7)干燥与包装成品:将步骤6)中淀粉完全老化后常温下干燥,利用包装机或人工包装入库
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发明,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发明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联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联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155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