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键盘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13727.3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07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戴宏宇;黄恒仪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 | 分类号: | G06F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遮罩层 发光键盘 透光区 发光效果 局部区域 导光板 反射层 明暗 传导 光源 | ||
一种发光键盘,可减少光源的光线经过遮罩层及/或反射层与导光板之间的间隙传导到遮罩层的透光区,而避免遮罩层透光区的局部区域产生明显光亮,以让遮罩层透光区的各位置不至于产生明显的明暗区别,藉以提升发光键盘整体的发光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发光键盘,详而言之,关于一种可避免透光区产生局部光亮的发光键盘。
背景技术
现有发光键盘的设计如图1所示,图1为中国台湾第105218074号专利申请案公开的习知发光键盘的构件分解图,其中,发光键盘3会具有光源31、导光板32与按键帽301,其中,按键帽301具有透光区域3011,所述透光区域3011接收来自光源31且经导光板32传导的光线而产生光亮,光源3设置于电路板33上。而如图2所示,图2为中国台湾第105218074号专利申请案公开的习知发光键盘的截面示意图,其中,发光键盘2的光源232对导光板22的侧边提供光线,藉由导光板22作为光导引媒介,引导光源232的光线朝发光键盘按键20的方向行进,进而使得发光键盘的按键20发光。
针对现有的发光键盘,举例而言,如图3所示的发光键盘3具有光源31、导光板32、遮罩层33、反射层34与透光键帽35,其中,遮罩层33于透光键帽35的下方设置有透光区331,光源31可对导光板32提供光线,且反射层34可将光源31发出的光线反射到导光板32,而藉由导光板32将光源31的光线均匀传导到透光区331,以使透光区331产生光亮,而让透光区331上方的透光键帽35发光。
然,受到目前产业装配技术的限制,图3所示的遮罩层33与导光板32之间存在有间隙G1,以及反射层34与导光板32之间存在有间隙G2,如此,光源31的部分光线会避开导光板32,而分别经由间隙G1与间隙G2汇聚到透光区331的局部位置,使得透光区331的局部产生明显光亮(即图3中符号D1与D2所指区域),而让透光区331的透光亮度不均匀,进而使透光键帽35的发光在不同的区域会有明暗的区别,使得发光键盘整体的发光效果不如预期。
是以,如何避免发光键盘透光区产生局部光亮,以提升发光键盘整体的发光效果,遂为现在业界亟欲挑战克服的技术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习知技术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键盘,该发光键盘包括:第一光源,该第一光源具有第一发光面,该第一发光面用于发出第一光线;遮罩层,该遮罩层具有遮罩层邻近光源部、透光区设置部与第一下凹结构,其中,该遮罩层邻近光源部邻近该第一发光面,且位于该透光区设置部与该第一发光面之间的位置,该第一下凹结构位于该遮罩层邻近光源部;以及导光板,该导光板设置于该遮罩层的下方,该导光板具有第一入光面与出光面,该遮罩层邻近光源部与该导光板之间存在第一邻光空间,其中,该第一光线经由该第一入光面进入该导光板中传导,并经由该出光面出光,而照射该透光区设置部,该第一下凹结构延伸进入该第一邻光空间并具有第一平坦底面与该导光板面接触,使该第一平坦底面与该导光板的间隙实质为零,而阻止该第一光线经由该导光板的上方空间直接照射该透光区设置部。
本发明还一种发光键盘,该发光键盘包括:第一光源,该第一光源具有第一发光面,该第一发光面发出一第一光线,该第一光线可在第一照射范围内行进;遮罩层,该遮罩层具有一遮罩层邻近光源部、透光区设置部与第一遮罩层折边,其中,该遮罩层邻近光源部邻近该第一发光面且位于该透光区设置部与该第一发光面之间的位置,该遮罩层邻近光源部具有第一遮罩层弯折线,该第一遮罩层弯折线用以弯折而形成该第一遮罩层折边,该第一遮罩层弯折线朝实质平行该第一发光面的方向延伸,且该第一遮罩层弯折线的延伸长度大于该第一发光面的延伸长度;以及,导光板,该导光板设置于该遮罩层的下方,该导光板具有第一入光面与出光面,该遮罩层邻近光源部与该导光板之间存在第一邻光空间,其中,该第一光线经由该第一入光面进入该导光板中传导,并经由该出光面出光,而照射该透光区设置部,该第一遮罩层折边延伸进入该第一邻光空间,该第一遮罩层折边反射该第一光线而阻止该第一光线经由该第一邻光空间直接照射该透光区设置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137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