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拣输送系统的柔性传动棒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13351.6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16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谢桂佳;黄东曦;尹启超;黄文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艮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3/02 | 分类号: | B07C3/02;B29C39/10 |
代理公司: | 广州京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07 | 代理人: | 麦超群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拣 输送 系统 柔性 传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拣输送系统的柔性传动棒,包括闭合式轨道中的柔性传动棒,其中:所述柔性传动棒由铝棒作为芯骨架,外侧包覆有柔性胶体黏连而成,所述柔性胶体由以下物质组成:聚醚型聚氨酯8份,聚四氢呋喃二醇2份,固化剂2份。本发明提高分拣输送系统的输送小车的运行速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采用摩擦传动,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在分拣输送系统中,尤其在弯曲轨道上的动力传动远远优于传统技术中的链条传动方式,降低整个分拣输送系统运作成本以及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拣输送系统,特别是一种分拣输送系统的柔性传动棒。
背景技术
输送系统用于工业输送、邮政、包裹配送、包裹物流等配送系统的仓储中,用于以运筹方式处理不同类型的物件,包括不同地区的分类、不同尺寸大小和重量的分装等等。输送系统一般结构包括若干个输送电机设置在若干输送线路或输送模块内,提供动力输送位于相应物件,在相应的区域或层面进行输送物件分类或分拣。
传统技术中的输送系统采用滚筒式输送,输送系统通过物件在转动的滚筒中流动,然后进行物件的分类或分拣,该种输送方式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因为是滚筒传输,其装配的流水线需要是直线传输,占地面积大,而且输送分类可能需要人工分类,出错率高,作业效率低,分拣成本高。
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很多在输送路线采用链条进行传送,采用链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输送路线上小车移动速度,从而降低分拣的效率。同时链条输送在动力的传递方面损耗大,且动力源需要布置多个动力供应点,运行成本也大,增加整个分拣输送系统的生产成本。分拣输送系统由于是闭合行走的轨道路线,必须设有弯道完成闭合路径,链条传送在弯道上传动存在较大的缺陷,比如分拣小车在弯道转弯受力时,需要链条提供更大的动力过弯,难以保证分拣输送系统的稳定性,且对分拣小车的行走组件损耗大,也难以满足现状运输或物流行业日益增长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提高生产效率的,传动更加稳定的一种分拣输送系统的柔性传动棒。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拣输送系统的柔性传动棒,包括闭合式轨道中的柔性传动棒,其中:所述柔性传动棒由铝棒作为芯骨架,外侧包覆有柔性胶体黏连而成,所述柔性胶体由以下物质组成:聚醚型聚氨酯 8份,聚四氢呋喃二醇 2份,固化剂 2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柔性传动棒的制作步骤包括以下:
1)将聚醚型聚氨酯、聚四氢呋喃二醇和固化剂升温液化混合得到聚氨酯混合流体;
2)在固定好方形铝棒的模具中注入聚氨酯混合流体,使聚氨酯混合流体在模具中充分包覆铝棒;
3)将模具放入锅炉升温120℃持续50分钟,然后取出脱模,得到柔性传动棒坯料;
4)将柔性传动棒坯料硫化10小时,检测尺寸,检查是否有气孔和裂纹,修去毛刺成品得到柔性传动棒。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柔性传动棒上预留有用于固定分拣输送系统中输送小车的孔位。孔位通过固定件固定输送小车,柔性传送棒由分拣输送系统的主动力模块提供动力,沿着分拣输送系统的轨道移动自转。所述主动力模块包括两侧的转动轮,所述柔性传送棒置于两侧转动轮之间,通过转动轮与柔性传动棒之间的摩擦力进行传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铝棒为方形铝棒,在铝棒上设有等距的若干通孔。所述铝棒提供柔性传动棒的机械强度,若干通孔在模具注入聚氨酯混合流体时填充,使聚氨酯混合流体完全包覆铝棒同时增强两者之间的牢固性和黏连性,且若干通孔在柔性传送棒的弯曲段提供更稳定的形变性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铝棒占柔性传动棒总体积的三分之一。所述柔性传动棒在保证一定的机械强度同时具有较好柔软性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艮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艮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133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