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带内封闭式燕尾槽的复合导电轨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13175.6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33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朱晓勇;朱祥连;钱小森;常青;陈玉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大全赛雪龙牵引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M1/30 | 分类号: | B60M1/30;B60M1/34;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张艳 |
地址: | 212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封闭式 燕尾 复合 导电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新型带内封闭式燕尾槽的复合导电轨,其特征在于包括铝轨本体和不锈钢钢带,所述铝轨本体的径向截面呈“工”字形,所述不锈钢钢带的径向截面呈“C”字形,所述铝轨本体的的顶面为电刷面,不锈钢钢带无间隙地复合在铝轨本体的电刷面的表面,
“工”字形的铝轨本体的顶部为顶架,下部为底座,所述铝轨本体的底座内设置有封闭式的燕尾槽,所述燕尾槽轴向贯穿铝轨本体,所述燕尾槽的径向截面中间向上拱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带内封闭式燕尾槽的复合导电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燕尾槽的内部边沿和与其平行的铝轨外部边沿的距离不小于8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带内封闭式燕尾槽的复合导电轨,其特征在于所述铝轨本体的顶架的两侧沿其轴向对称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开口竖直向上,所述安装槽的外侧为包边,安装槽的槽宽宽于不锈钢钢带的厚度,所述不锈钢钢带的两端插入对应的安装槽中,所述包边紧贴包围在不锈钢钢带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带内封闭式燕尾槽的复合导电轨,其特征在于所述铝轨本体的顶架和底座之间为轨腰,轨腰的上侧端面和下侧端面与不锈钢钢带的顶部表面角度均大于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带内封闭式燕尾槽的复合导电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燕尾槽内轴向贯穿设置两根氟塑套管,一根氟塑套管内贯穿安装电阻丝,另一根氟塑套管内注入冷却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带内封闭式燕尾槽的复合导电轨,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钢带的两侧对称加工有模数化通孔,模数化通孔的中心位置加工有压痕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带内封闭式燕尾槽的复合导电轨,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数化通孔的径向截面的上半部为半椭圆形,下半部为半圆形;所述铝轨本体的包边挤压到不锈钢钢带的模数化通孔中,挤入的包边的下半部与模数化通孔的下半部的接触面为圆管状的半圆弧面,该圆管状的半圆弧面的顶部平面与不锈钢钢带顶部表面之间的夹角至少为0°;所述挤入的包边的上半部与模数化通孔的上半部的接触面为圆锥状的半圆弧面,该圆锥状的半圆弧面的底部平面与不锈钢钢带顶部表面之间的夹角至多为0°,至少为-9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带内封闭式燕尾槽的复合导电轨,其特征在于所述铝轨本体开设有4条安装基准槽,其中两个对称分布于轨腰的中部,另一个分布在铝轨本体的底座下表面中位线上,最后一个分布在铝轨本体的底座的一侧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带内封闭式燕尾槽的复合导电轨,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边的外侧表面被铆接设备铆压形成若干个凹孔,凹孔的数量及位置与不锈钢钢带的通孔的数量及位置一致,使铝轨本体和不锈钢钢带完全铆接。
10.一种新型带内封闭式燕尾槽的复合导电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不锈钢钢带的轴向两侧钻加工模数化通孔,而后对不锈钢钢带进行滚压成型,使得不锈钢钢带的径向截面呈“C”形,在滚压成型过程中,模数化通孔的下半部仍为半圆柱形,模数化通孔的上半部则被拉伸成截面为半椭圆的锥形面;
(2)将不锈钢钢带的两侧嵌入到铝轨本体上端面两侧的安装槽中;
(3)铝轨本体和不锈钢钢带通过三个方向的压辊彼此之间强力压紧,即上侧压辊强力挤压作用于集电靴接触不锈钢钢带面上,同时下侧压辊托举铝轨本体,使得不锈钢钢带和铝轨本体无间隙的紧密贴合,侧向压辊强力挤压作用于铝轨本体两侧竖直边上使得铝轨本体两侧原竖直的包边紧密贴合在不锈钢钢带的外弧面上;
(4)传感器识别压痕印位置确认模数化通孔的位置,对应于模数化通孔的位置处铝轨包边面上被铆接设备铆压形成凹孔,凹孔的数量及位置与不锈钢钢带上通孔的数量及位置一致,铝轨本体通过铆接设备挤压铆入不锈钢钢带,挤入的材料下半部与通孔下半部的接触面为圆管状的半圆弧面,所述圆管状的半圆弧面的的顶部平面与不锈钢带顶部表面之间的夹角α至少为7°;所述挤入的材料上半部与通孔上半部的接触面为圆锥状的半圆弧面,所述圆锥状的半圆弧面的底部平面与不锈钢钢带顶部表面之间的夹角β至多为0°,至少为-90°,挤压后铝轨本体的材料的嵌入模数化通孔,形成一个倒钩结构,铝轨本体与不锈钢钢带钩紧,防止不锈钢钢带的松动,经过外部三个方向的持续压紧后,将铝轨本体和不锈钢钢带完全铆接,最终使二者的复合界面为无间隙结合;
(5)在铝轨本体的两侧开设用于安装过程中判断和校对铝轨本体的安装方向及位置的安装基准槽;
(6)在铝轨本体的底座中轴向贯穿开设燕尾槽,并在燕尾槽中贯穿布置两根氟塑套管,在其中一个氟塑套管中贯穿安装电阻丝,在另一根氟塑套管内注入冷却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大全赛雪龙牵引电气有限公司,未经镇江大全赛雪龙牵引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1317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富硒桑茶的栽培管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花卉营养土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