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翅片式换热器高压检漏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06325.0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01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智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尼维斯冷暖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32 | 分类号: | G01M3/32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高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5 | 代理人: | 盖小静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翅片式 换热器 高压 检漏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提出了翅片式换热器高压检漏设备,多通件上设置有进气口、排气口、测压口及至少一个测试口,增压机与供气主管路连接,增压机的空气出口经单向阀与高压储气罐连接,高压储气罐与多通件的进气口管路连接,且该连接管路上依次设置有第一电接点压力表、减压器及第一电磁阀;多通件的测试口通过高压胶管及试压接头与换热器连接,换热器置于水槽内;多通件的测压口设置第二电接点压力表,多通件的排气口与供气主管路连接,且该连接管路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电控单元分别与增压机、第一电接点压力表、第二电接点压力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电连接。本发明的可实现换热器的准确检漏,且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系数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热器检漏设备。
背景技术
密封性换热器的品质好坏的关键指标,换热器出厂时需要对其进行检漏测试,以确保其密封性良好。现在常用的检漏方式为水检,即在换热器内充入压缩空气或氮气后放入水中,查看是否泄露。应用于不同工况下的换热器其工作压力不同,因此需要不同压力的高压空气来完成检漏测试,特别是对于工作压力较大的换热器(如二氧化碳换热器的工作压力是8MPA)也需要相应的高压空气及配套的接头及试压枪来进行检漏测试,现有的检漏设备不能满足高压测试要求。同时,现有的水检中,通常需要人眼观察来判断是否存在泄漏,检测精确度难以保证;检测后的高压气体缺少回收环节,存在气体浪费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压检漏设备,能满足不同工作压力的换热器、尤其是高压换热器的检漏,且具有检测精度高、安全系数高及避免气体浪费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出一种翅片式换热器高压检漏设备,包括增压机、高压储气罐、减压器、多通件、水槽及电控单元,所述多通件上设置有一个进气口,一个排气口、一个测压口及至少一个测试口,增压机通过管路与供气主管路连接,增压机的空气出口经单向阀与高压储气罐通过管路连接,高压储气罐与多通件的进气口通过管路连接,且该连接管路上依次设置有第一电接点压力表、减压器及第一电磁阀;多通件的测试口通过高压胶管及试压接头与换热器连接,换热器放置在所述水槽内;多通件的测压口设置有第二电接点压力表,多通件的排气口通过管路与供气主管路连接,且该连接管路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电控单元分别与增压机、第一电接点压力表、第二电接点压力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电连接。
所述多通件的排气口设置有第三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的一端口连接多通件的排气口,另一端口连接排气消音器,第三电磁阀与电控单元电连接。
所述多通件测试口与换热器之间的高压胶管上设置有手动闸阀。
所述多通件为七通件,七通件上设置有一个进气口,一个排气口、一个测压口及四个测试口。
所述水槽上部开口处覆盖有安全网。
所述水槽固定在水槽架上,水槽架上焊固有仪表台及电器箱,所述电控单元位于电器箱内,所述第一电接点压力表、第二电接点压力表及减压器设置在仪表台上,仪表台上设置有指示灯。
所述电器箱外部设置有移动控置台,移动控制台与电控单元电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采用增压机对供气主管的气体进行增压并储存至高压储气罐中,根据不同换热器的检漏要求通过减压器将气体压力降到所需压力,因此,该设备能够满足不同换热器的检漏需求;
(2)本发明的检漏设备中设置有气体回收管路,检漏测试后气体可通过管路返回车间集中供气主管,解决了气体浪费的现象;
(3)采用多通件实现了多个换热器同时测试,且每个换热器与其供气口之间的管路上均设置手动闸阀,可根据需求灵活开启或停止各测试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尼维斯冷暖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尼维斯冷暖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063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