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起重臂常拆臂节拆装装置及拆装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498189.5 | 申请日: | 2017-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43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彬;宋昕迪;李长青;王冬;孙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P3/00 | 分类号: | B60P3/00;B66C23/687 |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周爱芳 |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臂 常拆臂节 拆装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起重臂常拆臂节拆装装置,包括独立于起重机的平板车(6);平板车(6)车头位置设置前固定支座(7)、车尾处设置后可调节支座(8),其中所述后可调节支座(8)下部通过液压油缸驱动;所述的前固定支座(7)和后可调节支座(8)上部固定常拆臂节(9),后可调节支座(8)在下部液压油缸的驱动下可联动常拆臂节(9)在高度、侧向方向上运动;本发明还包括利用上述装置的拆装方法,本发明能够简化人员与设备、且安装过程顺畅、安全,提升综合拆装效率,从而降低拆装消耗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起重臂常拆臂节拆装装置及拆装方法,属于工程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移动式起重机的主要工作部件为起重臂,其中伸缩式起重臂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见图1和图2)。伸缩式起重臂由多节臂如图1所示(包括一节臂至五节臂)套装在一起,工作时,里面的臂相对于外面的臂伸出到指定长度如图2所示。
小吨位的轮式起重机采用绳排式伸缩系统,随着产品吨位的增加,系统复杂、吊臂内部空间布置困难、可靠性差、同等条件下性能低等缺点逐渐暴露出来,单缸插销式起重臂的出现解决了上述一系列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内全地面起重机向超大吨位发展,整车重量越来越大;国内交通法规要求整车行驶重量不能超限,起重机主机转运时就必须对车上一些零部件进行拆装。起重臂在整机重量中占有较大比重,一般能达到20%~25%,大吨位其比例更高;对于超大吨位起重机,为了突破法规限制,需要拆除起重臂分别转运。
因此各节臂的拆装对于超大吨位起重机来说,是一种常规工作过程。
对于超大吨位起重臂的拆装,现有的方法是使用两台或两台以上辅助吊车,同时需要另一个辅助动力完成各节臂的套装或拆解,一般采用大型插车或其它工程车辆作为牵引动力来完成拆装过程。
传统拆臂方法如图3所示:其拆装过程需要较多的大型设备辅助,伸缩臂套装过程不易对正,需要多台设备及较多人员共同协调才能完成,耗时较长,对于人员的操作水平和配合程度要求较高;
拆臂过程中,由于即将拔出前固定臂对伸缩臂的卡滞越来越紧,采用辅助吊车侧向斜拉和牵引力F作用,当臂拔出的瞬间,会有较大的晃动,具有一定的危险。
即上述拆装过程存在以下问题:
1.拆装过程需要两台辅助吊车起吊和调节,需要一台拖车提供推力或拉力;
2.至少5名操作人员;
3.拆装效率低,安全性差;
4.占用场地面积大,特别对于山区山顶修建安装平台费用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起重臂常拆臂节拆装装置及拆装方法,能够简化人员与设备、且安装过程顺畅、安全,提升综合拆装效率,从而降低拆装消耗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起重臂常拆臂节拆装装置,包括:独立于起重机的平板车;
所述的平板车车头位置设置前固定支座、车尾处设置后可调支座,其中所述后可调支座下部通过液压油缸驱动;
所述的前固定支座和后可调支座上部固定常拆臂节,后可调支座在下部液压油缸的驱动下联动常拆臂节在高度、侧向方向上运动;
所述起重机上安装固定臂,固定臂内设有伸缩油缸,伸缩油缸后端与固定臂尾部连接;所述固定臂至少包括一节臂以及一节臂内部的二节臂或更多节臂。
所述的前固定支座具有U形槽,常拆臂节前端具有与之配合的外露销轴,限制吊臂长度方向的活动。
所述的起重机为大吨位起重机或超大吨位起重机。
一种起重臂常拆臂节拆装方法,包括以下两种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981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