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掘锚机后配套连续运输装备随机电缆自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97956.0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0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东;周茂普;石亮;郝万东;桑朋德;陈明程;高瑞文;吴睿;韩丰;张王磊;袁言昆;李源;刘长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7/02 | 分类号: | E21F17/02;H02G11/00;E21C35/20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4110 | 代理人: | 任林芳,王芳 |
地址: | 030006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锚机 配套 连续 运输 装备 随机 电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矿井下后配套运输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掘锚机后配套连续运输装备随机电缆自移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煤矿井下掘进装备技术的不断发展,以连续采煤机为龙头配套掘锚机后配套连续运输装备的软岩巷道掘进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该种配套方式不但完成了掘进支护的平行作业,而且实现了后续物料破碎、转载、运输的连续化作业,极大的保障了作业人员的安全性,提高了掘进效率。但是该种配套方式中掘锚机后配套连续运输装备需跟随连续采煤机完成受料破碎转载运输,同时需要往复行走将桥式转载机和刚性架拉移到新的工作位置,这个过程电缆随着主机在底板上拖移,不仅影响拉移速度,而且安全性差,直接制约着掘进效率的提高。在使用中具体出现以下问题:
(1)机组的频繁移动和掉落的煤块容易将拖地的电缆挤伤、砸伤,轻则将电缆绝缘胶皮挤破,影响绝缘性,重则将电缆挤断,造成机组突然停机,甚至可能造成人员触电伤亡事故。
(2)工作面喷雾、锚杆支护冷却排水以及顶板淋水等因素给工作区域内带来较多积水,长期浸水的电缆容易受潮,造成电缆绝缘不达标。
(3)工作中安排专人看管电缆,防止了电缆被挤压,但是增加了人工成本,还容易因机组空间狭窄造成人员挤伤。
(4)电缆拖地容易被固定锚杆等尖锐物体刮伤,同时弯曲存放使工作面设备杂乱无章,影响井下的标准化管理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的掘锚机后配套连续运输装备出现的电缆移动中损伤、安全性差、电缆易受潮、影响工作面标准化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掘锚机后配套连续运输装备随机电缆自移装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掘锚机后配套连续运输装备随机电缆自移装置,包括动立臂、定立臂、动立臂固定座、定立臂固定座、钢丝绳、前钢丝绳固定座、后钢丝绳固定座、电缆固定滑轮、电缆和电缆筐,所述前钢丝绳固定座与后钢丝绳固定座均间隔固定安装在皮带输送机刚性架上,所述动立臂与定立臂设置在前钢丝绳固定座与后钢丝绳固定座之间,所述动立臂通过动立臂固定座固定在桥式转载机的尾端,所述定立臂通过定立臂固定座固定在皮带输送机刚性架上,所述动立臂与定立臂的结构相同,均包括两平行设置的立柱和安装在两立柱之间的两个转向轮,所述两个转向轮分别安装在两立柱的上端和下端,所述钢丝绳分别直线通过动立臂与定立臂上端的改向轮,钢丝绳的前端与前钢丝绳固定座固定,钢丝绳的后端与后钢丝绳固定座固定,所述动立臂与定立臂之间的钢丝绳上悬挂若干电缆固定滑轮,所述电缆设置在电缆筐内,电缆的一端伸出电缆筐并与电控箱相连,动立臂与定立臂之间的电缆通过电缆固定滑轮吊挂于钢丝绳上。
所述钢丝绳在前钢丝绳固定座固定后呈S型绕过动立臂的两个改向轮,呈反S型绕过定立臂的两个改向轮后在后钢丝绳固定座固定并张紧。
所述立柱采用20#槽钢制作,上下两个转向轮通过销轴、轴套、螺母与立柱固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动立臂、定立臂和钢丝绳将电缆架高远离地面,并且电缆可以通过固定滑轮随机组前后移动,解决了电缆移动中损伤、漏电和受潮的安全隐患、减掉了专门看管电缆的人员,提高了工作面标准化水平和整套装备的掘进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动立臂、定立臂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桥式转载机,2-电控箱,3-动立臂,4-电缆固定滑轮,5-钢丝绳,6-定立臂,7-电缆,8-电缆筐,9-后钢丝绳固定座,10-定立臂固定座,11-皮带输送机刚性架,12-动立臂固定座,13-前钢丝绳固定座,14-立柱,15-改向轮,16-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979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