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复位放大位移型形状记忆合金阻尼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89962.1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78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男;黄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E04B1/98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温福雪;侯明远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位 放大 位移 形状 记忆 合金 阻尼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复位放大位移型形状记忆合金阻尼器,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该自复位放大位移型形状记忆合金阻尼器可以将建筑结构在外荷载作用下梁柱节点处或结构层间产生的相对较小的位移根据需要进行放大,通过限制放大以后的位移,充分发挥阻尼器中形状记忆合金材料的耗能能力,达到更理想的耗能效果。即当建筑结构梁柱节点或层间产生相对较小的位移时,通过杠杆机构把位移放大后传递给形状记忆合金丝,超弹性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受拉变形而耗能。本发明的位移放大倍数可根据建筑结构或建筑构件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安装简单,是一种灵活、高效的耗能元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复位放大位移型形状记忆合金(SMA)阻尼器,可以将建筑结构在外荷载作用下梁柱节点处或结构层间产生的较小的相对位移根据需要进行放大,通过限制放大以后的位移充分发挥超弹性形状记忆合金(SMA)材料的耗能能力,消耗地震能量。适用于工程结构的减振控制,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建筑结构在受到外界的干扰或激励时都会产生响应,这是因为激励使系统获得了能量的输入。同时,系统又能将输入的能量通过某种机理转变为热能或其他能量形式而消耗掉,使输入能量和耗损能量保持平衡,这种系统耗损能量的能力称为阻尼。对庞大的土木工程结构而言,依靠自身的阻尼耗能特性抵抗外来振动并不可靠。随着新型阻尼耗能技术的不断提出,利用结构添加外部元件或内部添加元件的方式实现结构振动控制方式都体现了较好的控制效果。
结构的耗能减震技术是在结构物的某些部位设置耗能装置,通过耗能装置的滞回变形来耗散或吸收由外力、地震作用或风荷载等输入结构中的能量,以减小主体结构的地震反应,从而避免结构产生破坏或倒塌,达到减震控制的目的。耗能减震技术因其减震机理明确、减震效果显著、构造简单、适用范围广、维护方便等优点而备受关注。
形状记忆合金(ShapeMemoryAlloy,简称SMA)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具有形状记忆特性、超弹性效应和高阻尼特性,在土木工程结构振动控制领域受到极大关注。超弹性是指合金在外力作用下产生远大于其弹性极限应变量的应变,在卸载时这种应变可自动恢复。SMA装置与传统装置相比,具有耐久性和耐腐蚀性好、使用期限长、允许变形大并且变形可恢复等一系列优点。SMA的超弹性效应是一种特殊的滞回耗能特性,利用这个特性可以研制出性能良好的减振装置,弥补现有常规阻尼器的一些不足。
传统的SMA被动阻尼器利用了SMA的超弹性和高阻尼特性耗散振动能量,不足之处是没有充分发挥SMA可恢复应变(6%—8%)大的特点,因此本设计的SMA阻尼器利用杠杆原理将位移放大后传递给SMA拉索,充分发挥SMA的超弹性滞回耗能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研制一种新型自复位放大位移型形状记忆合金(SMA)阻尼器,可以将建筑结构在外荷载作用下梁柱节点处或结构层间产生的较小的相对位移根据需要进行放大,充分发挥SMA的超弹性滞回耗能特性,实现建筑结构消能减震的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自复位放大位移型形状记忆合金阻尼器,所述的自复位放大位移型形状记忆合金阻尼器包括套筒1、拉压杆2、固定板3、支撑板4、杠杆5、形状记忆合金丝6、紧压螺栓7、双U形滑槽孔洞8、圆柱卡头9、连轴10、约束机构11和套筒滑道12;阻尼器主体结构相对拉压杆为四周对称;
所述的固定板3为圆盘结构,两块固定板3通过四根支撑板4垂直固接,形成主体框架,支撑板4的正中间位置开双U形滑槽孔洞8;所述的套筒1垂直穿过固定板3的中心位置处并固定;所述的拉压杆2穿过两端的套筒1和位于两套筒1间的约束机构11,其中拉压杆2右端贯穿套筒1并凸出,拉压杆2左端与套筒1端部留有距离,形成内部空腔,拉压杆2中间与约束机构11焊接;所述的约束机构11对称布置,中间形成圆形孔洞;所述的连轴10穿过约束机构11的圆形孔洞,杠杆5一端与连轴10固接;杠杆5的中部与圆柱卡头9固接,圆柱卡头9卡在支撑板4中间的双U形滑槽孔洞8内;形状记忆合金丝6两端通过紧压螺栓7固定在固定板3和杠杆5端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99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供电质量阻尼复合结构的ATMD减振装置
- 下一篇:可制热、可制冷的包装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