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放大多倍驱动力的混合动力驱动缸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489767.9 | 申请日: | 2017-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15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9 | 
| 发明(设计)人: | 郭锡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乐善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68 | 分类号: | B29C45/6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振安创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5 | 代理人: | 姜林 |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多 驱动力 混合 动力 驱动 | ||
一种可放大多倍驱动力的混合动力驱动缸,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低压套筒及高压套筒,高压套筒安装在低压套筒内,并在高压套筒的柱面与低压套筒的内孔间安装有第一密封导向套和第二密封导向套,使得高压套筒可相对低压套筒作轴向运动;所述的第一密封导向套和第二密封导向套与低压套筒及高压套筒间形成密闭的低压油腔,安装在高压套筒柱面上的低压活塞将油腔分割成低压驱动腔及低压回油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根据帕斯卡定律,利用有效作用面积小的高压活塞推动有效作用面积大的低压活塞运动,因此驱动丝杆只需要提供较小的推力,就能够使得低压活塞缸产生较大的压力供锁模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吹塑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放大多倍驱动力的混合动力驱动缸。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使用的注塑机、吹塑机普遍为肘杆锁模式、液压锁模式等几种,使用肘杆机构的注塑机利用肘杆撑直时铰接肘杆的弹性形变力进行锁模,由于铰接肘杆和铰接点多,制造及装配时无法保证受力长度相等,同时需要大量润滑油和复杂的润滑系统,运行时间长容易导致磨损,造成结构不平衡,两边肘杆受力长度差距加大,并加速磨损,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动模板开合模出现爬行现象,难以保证模具开合模时型腔对称,容易破坏模具,且锁模时锁模力集中于动模板上的一点,容易使模具受力不均匀并产生胀模,影响塑料制品成型质量,同时,肘杆耗材多,运动质量大,能耗也大。
液压锁模式有单缸锁模和多缸锁模,单缸锁模的锁模力仍集中在一点上,模具受力不均匀;多缸锁模一般有四个锁模油缸,锁模力能够均匀地作用在动模板的四个角上,利用液压压力处处相等的原理使锁模力均匀分布,可有效地保护模具,并可自由调节压力,保证塑料制品的成型精度和内在质量,在精密注塑成型技术中优势特别明显,甚至可以用于光盘注射成型技术。无论是单缸还是多缸锁模,其缺点是使用锁模油缸对密封条件要求极高,锁模容易产生漏油和泻压等现象,造成锁模力不足,因此零件加工难度大,成本高,装配及维修困难,且锁模力越大,所要求的锁模油缸半径就越大,密封就越困难,油路的控制也越困难,所用的液压油也越多,加上油缸本身的质量,运动质量也就越大,频繁开合模运动就需要越大的功率,因此难以应用于大吨位的注塑机中,同时,动模板行程最大只能达到锁模油缸的长度,行程越长,就要求锁模油缸越长,运动质量就越大,开合模过程液压油往复频繁运动影响运行速度,还容易使油温升高,加速密封圈老化,且在机器报废时大量废弃液压油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锁模力大,开合模速度快,工作稳定高效的一种可放大多倍驱动力的混合动力驱动缸。
本发明目的是用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可放大多倍驱动力的混合动力驱动缸,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低压套筒及高压套筒,高压套筒安装在低压套筒内,并在高压套筒的柱面与低压套筒的内孔间安装有第一密封导向套和第二密封导向套,使得高压套筒可相对低压套筒作轴向运动;
所述的第一密封导向套和第二密封导向套与低压套筒及高压套筒间形成密闭的低压油腔,安装在高压套筒柱面上的低压活塞将油腔分割成低压驱动腔及低压回油腔;
所述的高压套筒内设置有高压油腔,高压活塞将高压油腔分割为高压驱动腔及高压回油腔,高压活塞上设置有活塞杆与设置在低压套筒尾端的驱动丝杆连接,驱动丝杆由驱动电机驱动其转动,驱动丝杆转动时,通过活塞杆驱动高压活塞相对高压套筒或是低压套筒运动;
所述的高压驱动腔与低压驱动腔之间通过高压油管连接,并在高压油管上安装有高压控制阀;所述的低压驱动腔与低压回油腔之间设置有低压油管,并在低压油管上安装有低压控制阀;所述的高压回油腔与低压回油腔间通过回油槽连接。
所述的回油槽设置高压套筒上,连通高压套筒的内外。
所述的驱动电机与驱动丝杆间通过转换器连接。
所述的驱动电机为伺服电机或是步进电机。
所述的高压套筒的顶端设置有连接耳,连接耳延伸出套筒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乐善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乐善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97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