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钼多金属氧酸盐的环氧增塑剂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85903.7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12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周明东;白雪;门楠;王景芸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303/42 | 分类号: | C07D303/42;C07D301/12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金春华 |
地址: | 113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金属 氧酸盐 增塑剂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钼多金属氧酸盐的环氧增塑剂的合成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甲酸或乙酸与原料油脂混合,阴离子为Mo8O264‑的钼多金属氧酸盐催化剂溶解在H2O2中,缓慢加入反应系统进行反应,反应温度在30~60℃,反应时间2~6h。反应过程中随着H2O2的消耗,钼多金属氧酸盐催化剂逐渐从反应体系中析出,反应结束后离心分离出催化剂,反应液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蒸馏即可得到环氧产物。本发明所使用催化剂具有则分离功能,易回收使用,不污染环境,所得环氧增塑剂品质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钼多金属氧酸盐的环氧增塑剂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增塑剂以其在塑料加工中的必要性一直是世界产量、消费量最大的塑料加工助剂之一,到2020年全球市场预期将超过195亿美元。近年来,中国已成为亚太地区增塑剂生产量与消费量最多的国家。种类含括邻苯二甲酸酯类(DOP或DEHP)、苯多酯类、环氧类、脂肪族二元酸酯类、柠檬酸酯类、烷基磺酸苯酯类、磷酸酯类、聚酯类、氯化石蜡类等,其中DEHP使用最为广泛,但随着世界各国环保意识的逐步提高,发现邻苯类增塑剂存在潜伏的致癌性。所以研发新型增塑剂及优化改进现有环保增塑剂合成工艺迫在眉睫。
环氧增塑剂是在分子结构中带有环氧基团的化合物,在工业聚氯乙烯树脂加工工业中,它不仅对PVC有增塑作用,而且可使聚氯乙烯链上的活泼氯原子稳定,结构中的环氧基团可以吸收因光和热降解出来的氯化氢,从而阻止了PVC的连续分解作用,起到稳定剂的作用,可延长PVC制品的使用寿命。环氧增塑剂具有优良的耐水性、耐油性,同时还是良好的辅助稳定剂。根据所用催化剂的不同,环氧增塑剂合成方法主要有硫酸法、离子交换树脂催化法、固体超强酸催化氧化法等。此类酸催化生产方法,工艺流程长且复杂,产品质量不稳定,环氧值在5%左右,生产成本高,设备多,“三废”处理量大,溶剂苯具有毒性,目前该方法已经被淘汰。而采用无溶剂方法合成环氧大豆油成为研究开发的热点。尽管无溶剂法克服了溶剂法的许多不足之处,但也存在反应稳定性差,成品环氧值较低,产品色泽深,设备腐蚀和环境污染严重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钼多金属氧酸盐为催化剂,H2O2为氧化剂,方法简单、催化剂用量较少且绿色环保、增塑剂环氧值高的基于钼多金属氧酸盐的环氧增塑剂合成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钼多金属氧酸盐的环氧增塑剂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一定量的有机羧酸与原料油脂混合,以阴离子为Mo8O264-的钼多金属氧酸盐为催化剂,H2O2为氧化剂,将催化剂溶于H2O2中,然后逐滴加入到有机羧酸与原料油脂的混合体系中,在30~60℃反应2~6h,反应结束后,离心分离出催化剂,反应液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干燥,得目标产物。
上述的一种基于钼多金属氧酸盐的环氧增塑剂合成方法,所述的有机羧酸为甲酸或乙酸。
上述的一种基于钼多金属氧酸盐的环氧增塑剂合成方法,所述的原料油脂是不饱和植物油或脂肪酸甲酯。优选的,所述的不饱和植物油是大豆油。
上述的一种基于钼多金属氧酸盐的环氧增塑剂合成方法,所述的阴离子为Mo8O264-的钼多金属氧酸盐是:四烷基铵类钼多金属氧酸盐、咪唑类钼多金属氧酸盐或吡啶类钼多金属氧酸盐。
优选的,所述的四烷基铵类钼多金属氧酸盐的结构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未经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59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氧脂肪酸甲酯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卡片贴标机输送机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