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电子农药防治作物病害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78918.0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57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康占海;张宇昂;李星;李亚婷;孙彤彤;张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3/00 | 分类号: | A01G13/00;A61L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071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电子 农药 防治 作物 病害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电子农药防治作物病害的方法,所述电子农药为紫外光,用紫外光照射植物,紫外光光源距离作物的距离为0.3‑2m,其中照射能量为2‑10J/S,照射时间为每3‑15天照射一次,每次10‑60秒钟,紫外光的波长为230‑380。本发明的电子农药对致病菌具有良好的灭活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电子农药防治作物病害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植物的致病菌多通过化学药物灭菌,化学药物可引起急性中毒,具有残留毒性,在运输与施用过程中经常造成人畜中毒事件,除了急性中毒外,在自然界中不能降解的农药,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和浓缩,最终达到人类体内,在内脏、脂肪中累积而引起疾病,甚至癌症。由于农药的施用通常采用喷雾的方式,农药中的有机溶剂和部分农药漂浮在空气中,污染大气,农田被雨水冲刷,农药则进人江河,进而污染海洋。这样,农药就由气流和水流带到世界各地,残留土壤中的农药则可通过渗透作用到达地层深处,从而污染地下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农药,对致病菌具有良好的灭活作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农药,其为紫外光,用紫外光照射植物,紫外光光源距离作物的距离为0.3-2m,其中照射能量为2-10J/S,照射时间为每3-15天照射一次,每次10、20、30、40、50或60秒钟,紫外光的波长为230-380nm。照射的间隔时间及照射时间可根据作物的生长阶段及情况自行调节。
进一步的,紫外光的波长为254nm。
一种电子农药的使用方法,将脉冲强光紫外杀菌灯安装于飞行器上,由飞行器搭载脉冲强光紫外杀菌灯进而通过强光紫外杀菌灯照射的紫外光对植物进行致病菌的灭活。
本发明还公布了上述电子农药防治小麦赤霉病、苹果炭疽病、苹果轮纹病、软腐病、干烧心病、炭疽病、白腐病、褐斑病、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叶枯病、灰霉病、靶斑病、白粉病、病毒病、芽枯病等的应用或用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惰性气体紫外灯发出的峰值为254nm的紫外光对葡萄灰霉、小麦赤霉、苹果炭疽、苹果轮纹等致病菌具有良好的灭活作用;对霜霉病、软腐病和干烧心病、炭疽病、白腐病、褐斑病、霜霉病、褐斑病、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叶枯病、炭疽病、灰霉病、靶斑病、白粉病、病毒病、芽枯病、灰霉病、白粉病等病害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并且以飞行器作为平台搭载紫外光发射装置,既可以释放足够的UV-C射线,又可以避免UV-A和UV-B的长时间照射导致植物表面升温,破坏植物组织等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电子农药,其为紫外光,其为惰性气体紫外灯发出的峰值为254nm的紫外光,用该紫外光照射植物,其中照射能量为2-10J/S(根据需要可选择2、3、4、5、6、7、8、9或10等整数),每3-15天照射一次,每次10、20、30、40、50或60秒钟。照射的间隔时间及照射时间可根据作物的生长阶段及情况自行调节。紫外光光源距离作物的距离为0.3-2m为宜,具体距离可根据不同作物及作物的实际生长选择。
上述照射能量根据条件和需要可以是光源的照射能量也可以是作物的接受能量。
一种电子农药的使用方法,将脉冲强光紫外杀菌灯安装于飞行器上,由飞行器搭载脉冲强光紫外杀菌灯进而通过强光紫外杀菌灯照射的紫外光对植物进行致病菌的灭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农业大学,未经河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789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