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侧推结构的三维建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78723.6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917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杨伟锋;杨秀峰;曾建坤;王碧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黄华莲;郝传鑫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三维 建模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侧推结构的三维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根据已知侧推结构的三维模型沿侧推结构中轴线方向的投影,作出侧推导流板的二维线型图;B、将所述侧推导流板的二维线型图划分为若干区域,形成侧推导流板的区域划分图;C、将所述侧推导流板的区域划分图导入对应船体三维模型,形成三维图;D、在所述三维图中投射出侧推结构与船体外板的相贯线以及侧推筒体的内口线,所述相贯线与所述内口线形成喇叭口结构;E、对所述喇叭口结构进行三维光顺,确定侧推导流板的三维线形图;F、对所述侧推导流板的三维线形图进行放样处理。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可以直观的对侧推结构和外板的衔接过渡进行调整,确保侧推结构与船体外板光顺连接,保证侧推结构的性能和美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体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体侧推结构的三维建模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船体侧推结构如侧推导流板的放样展开主要依赖于传统的手工放样技术。手工放样的缺点是耗时长、误差大、精度低,特别是对于结构复杂的侧推结构而言,更加难以保证放样零件的精准度,往往通过给零件加放余量来弥补手工放样的不足,确保零件的尺寸。这样就增加了材料成本,降低了板材利用率。
此外,手工放样展开的侧推结构零件,需要进行修割矫正,导致装配周期延长,零件与船体外板的过渡连接不够顺畅,影响侧推结构性能,且不美观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侧推结构手工放样展开难度大、精度低、装配耗时长、美观效果差等缺陷,提出一种侧推结构的三维建模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侧推结构的三维建模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已知侧推结构的三维模型沿侧推结构中轴线方向的投影,作出侧推导流板的二维线型图;
B、将所述侧推导流板的二维线型图划分为若干区域,形成侧推导流板的区域划分图;
C、将所述侧推导流板的区域划分图导入对应船体三维模型,形成三维图;
D、在所述三维图中投射出侧推结构与船体外板的相贯线以及侧推筒体的内口线,所述相贯线与所述内口线形成喇叭口结构;
E、对所述喇叭口结构进行三维光顺,确定侧推导流板的三维线形图;
F、对所述侧推导流板的三维线形图进行放样处理。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B将侧推导流板的二维线型图划分为若干区域的具体方法为将所述侧推导流板的二维线型图划分为若干等分。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C中将所述侧推导流板的区域划分图导入对应船体三维模型的具体方法为将所述侧推导流板的区域划分图导入对应船体模型中纵面。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D中投射出侧推结构与船体外板的相贯线以及侧推筒体的内口线的投射方向为侧推结构中轴线的方向。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F中对所述侧推导流板的三维线形图进行放样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F1、在所述步骤E中确定的侧推导流板的三维线形图内部增加线型,所述侧推导流板的三维线形图内部形成若干首尾相接的全等小三角型,所述若干首尾相接的全等小三角型共同组成加密后的侧推导流板三维线形图;
F2、所述加密后的侧推导流板三维线形图中的线型进行三维分割,形成侧推导流板的放样展开图。
本发明提出一种侧推结构的三维建模方法,可以直观的对侧推结构和外板的衔接过渡进行调整,确保侧推结构与船体外板光顺连接,保证侧推结构的性能和美观。零件展开可以直接从三维图形量取,精度高。加工数据、装配数据都可从三维图形中得到,方便快捷,误差小。相对侧推结构的手工放样,三维放样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未经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787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