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连续下料分段浇筑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77904.7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78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郭保林;崔登云;何韬;陈帅;俞小忠;张冰;甘鹏;杜耀辉;李毅;李继存;刘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青岛林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陈海滨 |
地址: | 266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连续 分段 浇筑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连续下料分段浇筑设备,包括固定在混凝土浇筑模板上的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前、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若干个限位板,各限位板的下部分别与前、后支撑板转动连接;各限位板到达工作位置时,若干个限位板呈现两种倾斜方向,相邻且相互接触的两个限位板为一组配合使用,相邻但互不接触的两个限位板为一对配合使用,每对限位板之间配合形成落料间隙,浇筑过程中混凝土从落料间隙下落;所述混凝土连续下料分段浇筑设备还包括带动各限位板转动的驱动装置。利用本发明能够实现混凝土下料过程连续且浇筑区域分段,有效提高了混凝土骨料分布的均匀性,提高了混凝土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连续下料分段浇筑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高效减水剂的普及,采用常规材料和搅拌工艺生产的大流态混凝土在结构中得到迅速推广。减水剂的减水率越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粘聚性受用水量波动的影响越明显,这也就引发了大量的混凝土结构,顶面浮浆严重,骨料下沉,降低了混凝土的匀质性,直接后果是塑性收缩开裂、干燥收缩开裂,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的使用功能。大流态混凝土流动性好,需要的振捣功远少于常规的干硬性混凝土,但工人的习惯做法往往忽略这一点,尤其是薄壁长条结构物,混凝土大多是从一端连续下料,工人习惯性的用高频插入式振捣棒干料和振捣,距离下料口比较远的位置富浆少骨料,而这便是混凝土裂缝易发、多发的区域。
对于地铁侧墙、箱梁腹板或T梁腹板等高、长类部位,大多在模板顶部,从一端开始连续下料,工人在模板内部实施振捣,混凝土要流经较远才能抵达端部,而率先抵达端部的往往是水、气泡、浆体,骨料严重滞后。而通过工人实现间断下料,可以一定程度的减少该问题,但这将严重影响浇筑速度,延长混凝土的施工时间,可能引发其他的质量问题。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混凝土连续下料分段浇筑设备,用以实现混凝土下料过程连续且浇筑区域分段,有效提高混凝土骨料分布的均匀性,提高混凝土的质量。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混凝土连续下料分段浇筑设备,包括固定在混凝土浇筑模板上的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前、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若干个限位板,各限位板的下部分别与前、后支撑板转动连接;各限位板到达工作位置时,若干个限位板呈现两种倾斜方向,各限位板每两个为一组配合使用,属于同一组内的两个限位板的倾斜方向不同,且属于同一组内的两个限位板的顶端相互接触,相邻但互不接触的两个限位板为一对配合使用,属于同一对内的两个限位板的倾斜方向不同,每对限位板之间配合形成第一落料间隙,浇筑过程中混凝土从第一落料间隙下落;所述混凝土连续下料分段浇筑设备还包括带动各限位板转动的驱动装置,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倾斜方向相同的限位板运动方式相同,一次浇筑完成后,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经过各限位板的转动,原来相互接触的属于同一组内的限位板重新组合成为新的一对并配合形成第二落料间隙,原来不接触的属于同一对的限位板重新组合成为新的一组而相互接触,第二落料间隙的位置与第一落料间隙的位置恰好错开,继续浇筑,混凝土从第二落料间隙下落。
所述混凝土连续下料分段浇筑设备还包括同步传动机构,同步传动机构与上述驱动装置相连,在同步传动机构的作用下倾斜方向相同的限位板实现同步运动。
所述同步传动机构包括前连杆和后连杆,所述前连杆上均布有多个第一销轴,且第一销轴的数量为限位板总数量的一半,后连杆上均布有多个第二销轴,且第二销轴的数量为限位板总数量的一半,其中,前连杆上的第一销轴与所有倾斜方向一致的限位板相连,后连杆上的第二销轴与所有处于另一种倾斜方向的限位板相连。
所述前、后支撑板上分别均布有多个支座,各支座的结构相同,各支座的顶端呈圆弧状,当前、后连杆运动至与支座顶端相接触时,各限位板到达工作位置。
所述前、后连杆的端部通过一根牵引绳相连,在牵引绳的作用下,前、后连杆实现相向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青岛林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青岛林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779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穿刺式固液分离瓶盖
- 下一篇:一种带有柔性毛刷的洗涤剂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