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止误触屏幕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77695.6 | 申请日: | 2017-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6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吴佩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传音通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8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杨泽,刘芳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深南大道97***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屏幕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屏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防止误触屏幕的方法及装置,属于电子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触控屏被广泛应用在各种电子设备中,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随着触控屏灵敏度的提升以及设计的电子设备边框越来越窄的发展趋势,误触屏幕导致误操作的情况也就越容易发生。
例如,在打电话时,通常手机听筒部位会接触耳朵,这就会导致脸颊也容易触碰到屏幕,触发不可预测的按键被误操作;例如,面部触碰到屏幕上的通话结束按键,导致通话被错误的中断。
现有技术中,通过在手机上端设置有感知是否有障碍物遮挡的传感器,从而当该传感器感应到有物体遮挡时,则关闭手机屏幕的触控和显示功能,以防止用户在通过过程中,手部或面部等部位对手机屏幕的误操作。
但是,这种方式仅适用于手机靠近用户面部的通话环境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解决日常手机操作过程中,手部易误触到屏幕导致误操作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误触屏幕的方法及装置,根据接触物体与屏幕的触碰信息,判断目标物体的触碰行为是否属于预设规范触碰行为,若是,则响应该目标物体对屏幕的触碰行为,从而有效的避免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时,由于不小心或意外引起的对电子设备的误操作。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防止误触屏幕的方法,包括:
检测屏幕被目标物体触碰的触碰信息;
根据所述触碰信息,对所述目标物体的触碰行为进行判断;
若所述触碰行为属于预设规范触碰行为,则对所述目标物体的所述触碰行为进行响应。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防止误触屏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屏幕被目标物体触碰的触碰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触碰信息,对所述目标物体的触碰行为进行判断;
若所述触碰行为属于预设规范触碰行为,则响应模块对所述目标物体的所述触碰行为进行响应。
本发明提供的防止误触屏幕的方法及装置的技术效果是:
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止误触屏幕的方法及装置,首先检测目标物体与屏幕触碰时产生的触碰信息,再根据获得的触碰信息判断目标物体的触碰行为是否属于预设规范触碰行为,若是,则响应该目标物体对屏幕的触碰行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止误触屏幕的方法及装置,通过目标物体与屏幕的触碰信息判断该触碰行为是否为用户有意的主动进行的操作行为,从而响应规范的触碰行为、拒绝响应非法的触碰行为,能够有效的避免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时,由于不小心或意外引起的对电子设备的误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防止误触屏幕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防止误触屏幕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防止误触屏幕的装置的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防止误触屏幕的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防止误触屏幕的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止误触屏幕的方法,包括:
步骤101,检测屏幕被目标物体触碰的触碰信息。
其中,目标物体可以包括手指、触控笔、或其他触碰屏幕的物体。
带有触控屏幕的电子设备通过响应目标物体对屏幕的触碰行为,完成该目标物体对电子设备进行的操作。在屏幕被目标物体触碰时,会产生一系列的触碰信息,例如目标物体与屏幕的接触面积,目标物体与屏幕接触部分的图形,目标物体按压屏幕的压力及持续时间等。
步骤102,根据触碰信息,对目标物体的触碰行为进行判断。
具体的,触碰行为可以包括预设规范触碰行为以及非法行为。
预设规范触碰行为是指用户有意进行的操作行为,也就是用户希望进行的操作行为。例如,用户使用手指或触控笔对屏幕进行按压操作的行为。
非法行为是指用户无意进行但却产生了的操作行为,是由于不小心、意外等原因导致屏幕被触碰而进行的操作行为。例如,用户在使用移动设备时,由于虎口触碰到了屏幕而产生的操作行为,或者其他物体触碰到屏幕所产生的操作行为。
步骤103,若触碰行为属于预设规范触碰行为,则对目标物体的触碰行为进行响应;否则,不对目标物体的触碰行为进行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传音通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传音通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776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设备和设置在其中的显示模块
- 下一篇:踏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