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铅酸蓄电池跨桥的制备方法及铅酸蓄电池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76775.X | 申请日: | 2017-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5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力扬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8 | 分类号: | H01M2/28;H01M4/73;H01M10/12;H01M10/14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30 | 代理人: | 谢建,王莎 |
地址: | 629006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铅酸蓄电池领域,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用的跨桥。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是一种电极主要是由铅及其氧化物制成,电解液是硫酸溶液的蓄电池。铅酸电池放电状态下,正极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铅,负极主要成分为铅;充电状态下正负极的主要成分均为硫酸铅。
铅酸蓄电池的零部件主要有极板、隔板、电解液、电池槽、跨桥、安全阀和端子,其中跨桥作为铅酸蓄电池的主要部件,其主要功能在于:并联单体内所有的正极或负极板,以确保电池的容量并传导电流。
现有的铅酸蓄电池的单体电压通常为2V、6V、8V、12V等蓄电池标称电压均为2V单体电池串联组成,蓄电池内部单体串联所采取的方法即用跨桥对焊将单体焊接在一起。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现有的跨桥结构不可避免会造成上下错位、焊接漏料、与汇流排间虚汗等现象,影响蓄电池伸长的成品率及其性能。为此,申请号为201620519372.X的实用新型专利就公开了一种铅酸蓄电池单体连接跨桥,其包括第一跨桥、第二跨桥,第一跨桥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撑凸台,第二跨桥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凸台,第一支撑凸台靠近第二跨桥的一侧设置有凸起,第二支撑凸台靠近第一跨桥的一侧设置有凹槽,凸起与凹槽配合连接,凸起和凹槽的高度相同,凸起与凹槽为子母连接。由于该跨桥采用子母扣对接,在跨桥焊接时可以将第一跨桥、第二跨桥拢在同一水平面后焊接,提高子母扣的对接效果,避免跨桥上下错位的问题。
但是,由于两侧的跨桥是通过凸台、凹槽进行子母扣对接的,因而在进行焊接时很有可能存在焊接不充分,出现假焊的现象,影响蓄电池伸长的成品率及其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假焊现象的跨桥的制备方法及其铅酸蓄电池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跨桥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专用零件连接到电池芯的正极或负极上形成极柱,所述专用零件包括用于与正极板或负极板连接的台座,所述台座的一侧连接有桥柱,所述桥柱的顶部设置有熔融台;
步骤二,矫正专用零件的位置,用焊接夹具夹持住待焊接的专用零件,采用焊枪将两专用零件的熔融台熔接在一起;
步骤三,待熔接部位凝固并达到一定强度后,取下焊接夹具。
其中,所述焊接夹具包括左夹板、右夹板,所述左夹板上开设有两组半圆槽、以及用于连通两组半圆槽的连通槽,所述右夹板上开设有两组半圆槽、以及用于连通两组半圆槽的连通槽,所述左夹板上的半圆槽与右夹板上的半圆槽拼接成用于容纳熔融台的安装容纳腔,所述安装容纳腔与左夹板上的连通槽、右夹板上的连通槽拼接成熔接成型区。
其中,所述半圆槽的直径为4-7.6mm,所述连通槽的底部与左夹板或右夹板的底面之间的间距h为:0<h≤1.5mm。
其中,所述半圆槽的直径为6.8mm,所述连通槽的底部与左夹板或右夹板的底面之间的间距h为0.8mm。
一种铅酸蓄电池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制备正极板、负极板;
步骤二,采用步骤一制备的正极板、负极板组装成极群组,每组极群组的汇流排上连接有专用零件,所述专用零件包括用于与正极板或负极板连接的台座,所述台座的一侧连接有桥柱,所述桥柱的顶部设置有熔融台;
步骤三,将步骤二制备的多组极群组组装到电池盒体内;
步骤四,采用焊接夹具夹持住待焊接的相邻两组极群组的专用零件,采用焊枪将两专用零件的熔融台熔接在一起,实现多组极群组的串联。
其中,步骤一中,所述正极板、负极板均包括板栅,所述板栅包括边框,所述边框的外缘上设置有极耳,所述边框内设置为若干纵筋、若干横筋,若干纵筋、若干横筋纵横交错形成网格;所述纵筋的尺寸沿靠近极耳的一侧逐渐增大。
其中,步骤二中,采用包板工装将正极板、负极板组装成极群组,所述包板工装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左侧、右侧分别设置有左挡板、右挡板,所述底板的前端设置有极耳定位板,并在极耳定位板的左侧形成用于放置正极板的极耳的第一极耳放置区间、在极耳定位板的右侧形成可用于放置负极板的极耳的第二极耳放置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力扬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力扬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767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模组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具有有毒气体处理功能的电解液注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