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载纳米硅酸二钙/纳米银的壳聚糖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71405.7 | 申请日: | 2017-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69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陈良娇;邵龙泉;王若岚;张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L27/20 | 分类号: | A61L27/20;A61L27/04;A61L27/02;A61L27/50;A61L27/52;A61L27/5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重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载 纳米 硅酸 聚糖 凝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载纳米硅酸二钙/纳米银的壳聚糖凝胶,所述壳聚糖凝胶的制备方法如下:S1:将纳米硅酸二钙溶解于水中,超声乳化2~3h,然后加入纳米银溶液,震荡混匀,备用;S2:将质量浓度为2~6%的壳聚糖溶液溶于醋酸溶液中,搅拌均匀得混合液;然后将混和液与纳米硅酸二钙/纳米银混悬液按5:1~3的体积比混合并搅拌均匀,以京尼平作为交联剂交联;室温静置12~48h后于‑30~‑35℃条件下冷冻干燥24~48h,即得纳米硅酸二钙/纳米银壳聚糖凝胶;其中,所述纳米硅酸二钙的粒径为1~100nm。本发明提供的壳聚糖凝胶具有促成骨和抗菌性能,还具有较合适的硬度和离子释放性能,稳定性好,适用于牙槽骨缺损修复领域,可引导植骨周围的骨组织再生,并能够有效防止骨吸收及植骨周围感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牙槽骨缺损修复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负载纳米硅酸二钙/纳米银的壳聚糖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高分子水凝胶材料本身所具有的优越性能,如溶胀特性、粘弹性行为和适当的力学强度等,使得它引起了众多研究者极大兴趣与关注,相应的制备与开发研究日新月异、硕果累累,其应用已深入到医疗卫生、生物医药、日用化工、食品、环保等各个领域,并还在向更广阔的应用领域拓展。特别是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又使得它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前景看好,如可作为组织填充剂、药物缓释剂、酶的包埋、蛋白质电泳、接触眼镜、人工血浆、人造皮肤、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等,而且随着性能优异的水凝胶不断开发,生物医学技术水平得到很大地提高。壳聚糖是地球上唯一存在的碱性天然高分子,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降解性及无毒性,在基因载体、药物控制释放、组织工程、环境处理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壳聚糖上的氨基可以和带醛基的反应物,如氧化天然高分子、戊二醛等发生席夫碱反应,制备凝胶材料。
牙周炎所造成的牙周附着丧失和牙槽骨缺损,可能导致牙齿最终丧失,该病在我国有较高的发病率,现已成为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口腔疾病之一。牙槽骨缺损修复仍然是口腔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常用修复牙槽骨的方法是植入人工骨,但是植骨后存在骨吸收以及植骨周围易发生感染等问题。目前公开了一些关于壳聚糖凝胶作为修复材料以修复牙槽骨缺损的研究报道,但是这些壳聚糖凝胶材料普遍存在抗菌性能较差且不能有效促进成骨等问题;另外,对壳聚糖凝胶稳定性能的研究较少。
因此,制备一种兼具持久促进成骨、抗菌性能,且稳定性和硬度适中的壳聚糖凝胶材料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负载纳米硅酸二钙/纳米银的壳聚糖凝胶,本发明提供的凝胶具有促成骨作用且具较好的抗菌性和稳定性,还具有较合适的硬度和离子释放性能,适用于牙槽骨缺损修复领域,可引导植骨周围的骨组织再生,并能够有效防止骨吸收及植骨周围感染。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负载纳米硅酸二钙/纳米银的壳聚糖凝胶在医学修复领域中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负载纳米硅酸二钙/纳米银的壳聚糖凝胶,所述壳聚糖凝胶的制备方法如下:
S1:纳米硅酸二钙/纳米银混悬液的制备
将纳米硅酸二钙溶解于水中,超声乳化2~3h,然后加入纳米银溶液,震荡混匀,备用;
S2:纳米硅酸二钙/纳米银壳聚糖凝胶的制备
将质量浓度为2~6%的壳聚糖溶液溶于醋酸溶液中,搅拌均匀得混合液;然后将混和液与纳米硅酸二钙/纳米银混悬液按5:1~3的体积比混合并搅拌均匀,以京尼平作为交联剂交联;室温静置后于-30~-35℃条件下冷冻干燥24~48h,即得纳米硅酸二钙/纳米银壳聚糖凝胶;
其中,所述纳米硅酸二钙的粒径为1~10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未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714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算机图形教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远程教育学习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