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感染抗肿瘤的粘膜免疫制剂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66207.1 | 申请日: | 2017-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252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林海祥;刘芳;查力;孙晓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海祥;刘芳;查力;孙晓林 |
主分类号: | A61K9/12 | 分类号: | A61K9/12;A61K31/713;A61K31/722;A61K33/06;A61P35/00;A61P31/12;A61P31/04;A61P33/00;A61K31/765;A61K31/785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王璐 |
地址: | 10008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感染 肿瘤 粘膜 免疫 制剂 | ||
本发明涉及免疫学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抗感染、抗肿瘤的粘膜免疫制剂。所述制剂的有效成分为聚肌苷酸‑聚胞苷酸、非抗生素类氨基化合物和金属阳离子和PEG和/或PEI和/或PLGA和/或阳离子多聚物经氢键、化学键结合形成的粘膜免疫物质。所述制剂的剂型为喷雾剂或气雾剂,但作为优选,其不含有常规喷雾剂所用辅料或气雾剂所用的辅料和抛射剂。本发明所述粘膜免疫制剂能在局部或全身起到缓释作用,延长该粘膜免疫制剂的半衰期,增加药物的利用度和有效性并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其可经粘膜免疫途径促进机体粘膜免疫从而促进各种免疫细胞活化和增殖包括全身的非特异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而不是仅仅作用于病患局部,从而达到抗感染、抗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免疫学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抗感染、抗肿瘤的粘膜免疫制剂。
背景技术
抗肿瘤、抗病毒治疗是当前重大难题。抗肿瘤的手术、放疗、化疗三大疗法及免疫疗法如PD1/PD-L1、CTLA4针对的是肿瘤局部或局部环境治疗而对转移癌效果很差;当前的抗病毒疫苗都是预防性的,不能用于治疗。
粘膜免疫系统广泛分布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的粘膜组织和一些外泌腺体,是引起局部或全身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粘膜免疫系统主要以分泌IgA抗体为主,还有一些IgD、IgE等,当然也有一些其他物质,但主要的还是这些抗体。
通常情况下,注射免疫诱导主要以系统免疫为主,产生多种类型的抗体,如IgG抗体,在病原体进入体内之后中和病原体,注射免疫不能诱导有效的局部粘膜免疫应答,这样通过粘膜感染的病原体,注射诱导的系统免疫就无法对病原体进行早期阻断,病原体进入体内后,系统免疫才能进行攻击病原体。但是,当佐剂能够促进系统性免疫反应时,仍无法认定该佐剂也一定能够促进粘膜免疫反应,如氢氧化铝佐剂与抗原组合后,通过粘膜途径方式给予时不能有效的促进粘膜免疫反应。另一方面,注射免疫容易引起注射部位的肌肉皮肤会有部分毛细血管破裂,致使皮下出血。肌肉注射时,药物剂量过大,推药速度过快或长期注射同一部位等均会使药液不能立即吸收而形成硬结。臀部肌肉注射次数过多,或已经出现硬结、感染还在此处注射等,均可引起臀肌挛缩而出现跛行。
聚肌苷酸-聚胞苷酸为人工合成的模拟病毒双链RNA的类似物,为TLR3、RIG-I和MDA5受体的配体,在动物体内或细胞培养内均能诱生高滴度的IFN-a,在人和猴子体内诱生作用较弱,因灵长类动物血液中有核酸酶降解聚肌苷酸-聚胞苷酸,因此,现有技术中有很多方式用于改进聚肌苷酸-聚胞苷酸的不足。
CN105396130A公开了一种新疫苗佐剂及其疫苗——皮氨钙佐剂(聚肌胞-非抗生素氨基化合物-氯化钙佐剂)及含有皮氨钙佐剂的疫苗。将现有技术中常含有的卡那霉素成分换成非抗生素类氨基化合物。其主要成分聚肌苷酸-聚胞苷酸易被机体核酸酶降解;通过注射途径经血液稀释,粘液蛋白粘附,进入靶器官的有效成分被大大消耗。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感染、抗肿瘤的粘膜免疫制剂。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感染、抗肿瘤的粘膜免疫制剂,所述制剂的剂型为喷雾剂或气雾剂,所述制剂的有效成分为聚肌苷酸-聚胞苷酸、非抗生素类氨基化合物和金属阳离子经氢键、化学键结合形成的粘膜免疫物质。
作为优选,所述制剂不同于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喷雾剂或气雾剂,本发明所述制剂不含有常规喷雾剂所用的辅料或气雾剂所用辅料和抛射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海祥;刘芳;查力;孙晓林,未经林海祥;刘芳;查力;孙晓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662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