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区域最匹配特征点的头部状态监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65201.2 | 申请日: | 2017-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456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霞;张宇;李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V20/59 | 分类号: | G06V20/59;G06V10/46;G06V10/75;G06V10/774;G06K9/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1010 四川省绵阳***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区域 匹配 特征 头部 状态 监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域最匹配特征点的头部状态监测方法,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采集红外视频帧并进行人脸检测;步骤2、在最大人脸框的基础上规划特征点检测区域;步骤3、选取正确头部状态时的人脸作为模板,提取模板检测区域的所有SURF特征点;步骤4、提取监测帧检测区域的SURF特征点,选出与模板最匹配的三对特征点;步骤5、通过最匹配的三对特征点的位置信息判断监测帧的头部状态。其特征在于:1)实时性好,仅需单帧红外图像,仅采用三对最匹配特征点进行计算,降低了算法的复杂度;2)可靠性高,规划特征点检测区域可以减少误匹配,提取三对最匹配特征点可避免单一匹配带来的随机性,并有效避免特征点丢失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视觉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区域最匹配特征点的头部状态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发展,智能视频监控技术可逐步实现汽车辅助驾驶的应用,疲劳驾驶的监测是行车辅助驾驶系统的重要部分,引起了国内外众多研究机构和人员的广泛关注,并已取得部分研究成果。比如比亚迪装备的“疲劳驾驶预警系统”、大众汽车的“疲劳识别系统”、奔驰“注意力辅助系统”、沃尔沃“驾驶员安全警告系统”。这些疲劳监测方法总体分为两种:(1)通过摄像头基于机器视觉监测人的面部、表情、行为等活动;(2)通过传感器监测驾驶员的心率、车的行驶路线等参数。但在实际的测试和使用过程中,暴露出诸如漏检率和误检率过高、对环境的适应性差、实时性不足等问题,难以满足实际的需求,因此对其进一步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在疲劳驾驶的监测中,对驾驶员的行为监测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指标。驾驶员长时间的偏头、低头等不正确状态会造成对路况判断不全面,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头部状态的监测可用于监测驾驶员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对保障行车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
目前基于视频对驾驶员行为的监测有以下几种方法:贝叶斯分类器方法、神经网络方法、结合运动目标的投影信息的PCA方法、肤色模型方法等。贝叶斯分类器及神经网络的方法样本需求量大,样本量及样本代表性对识别准确度的影响很大,且达不到实时更新的要求;PCA方法及肤色模型等方法也存在识别准确度不够高、实时性不好、算法复杂、鲁棒性及适应性不够好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实时可靠地监测驾驶员的头部状态,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最匹配特征点的头部状态监测方法,该方法基于主动红外视频,在人脸检测的基础上规划出头部的检测区域,实时提取检测区域的SURF特征点,然后与正确头部状态下的人脸(模板)检测区域中的SURF特征点做匹配,并选出三对最匹配的SURF特征点,根据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建立一种判别头部状态正确与否的方法,判别的可靠性高,速度能满足实时性要求。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采集红外视频帧,利用AdaBoost算法进行人脸检测,提取最大人脸框;
步骤2、在最大人脸框的基础上进行特征点检测区域的规划,排除大部分干扰信息,得到所需的重点检测区域;
步骤3、选取正确头部状态时的人脸作为模板,提取模板检测区域的所有SURF特征点;
步骤4、提取监测帧检测区域的SURF特征点,选出与模板最匹配的三对特征点;
步骤5、通过最匹配的三对特征点的位置信息判断监测帧的头部状态。
步骤1中的红外视频相对于可见光视频受光照的影响较小。在相同条件下,红外视频的特征点少于可见光视频,因此特征点间的匹配次数减少,有利于提高计算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科技大学,未经西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652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兼具图像识别功能的存储器
- 下一篇:基于集成学习的果蔬高光谱品质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