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棒的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64600.7 | 申请日: | 2017-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59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叶婧;王舒阳;徐高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1C37/04 | 分类号: | B21C37/04;B21C23/08;B21B1/18;C22F1/08;C22B9/05;C22B15/14;B22D11/14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工艺 | ||
1.一种铜棒的生产工艺,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艺步骤:以高纯阴极铜为原料经过上引连铸—连续挤压—第一次连续轧制—退火—第二次连续轧制—拉拔—分切完成铜棒的生产;所述的上引连铸步骤为:将高纯阴极铜预热烘干后在熔炼装置中进行熔化,采用木炭及石墨鳞片覆盖铜液表面,采用牵引机组在结晶器中上引连铸铜杆;所述的连续挤压步骤为:以上引连铸制备的铜杆为原料,采用连续挤压机组制备无氧铜棒,连续挤压机转速为6r/min,挤压轮与腔体的间隙值为1.2-1.3mm,连续挤压铜棒的直径为60~150mm;所述的第一次连续轧制步骤为:以连续挤压制备的铜棒为原料,采用十个机架的二辊轧机轧制铜棒,轧制速度0.15-0.25米/秒;连续轧制的总加工率大于80%;所述的退火步骤为:采用保护气氛真空炉进行退火,退火温度为370度,保温时间为5小时,退火后铜棒的晶粒尺寸为0.02~0.03mm;所述的第二次连续轧制步骤为:采用十个机架的二辊轧机轧制铜棒,轧制速度0.15-0.25米/秒;连续轧制的总加工率为30%-50%;所述的拉拔步骤为:采用液压拉拔机对铜棒进行拉伸变形,进行一道次拉伸变形,拉伸变形系数为1.02,拉拔模具的模角为8°,拉拔模具的模孔工作带长度为8mm;拉拔后铜棒的抗拉强度为大于285MPa,延伸率为5%~10%;所述的分切步骤为:采用分切设备按照客户要求长度对铜棒进行分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棒的生产工艺,特征在于,所述熔炼装置包括熔炼炉和保温炉;其中熔炼炉的温度为1150℃~1180℃,所述的保温炉的温度为1150℃~1160℃;所述的结晶器出水温度控制在20℃~30℃,所述的木炭 采用烘干木炭 。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铜棒的生产工艺,特征在于,所述的在熔化炉与保温炉之间设有隔仓,且所述的熔化炉、隔仓和保温炉之间通过流沟相连,所述的流沟高出炉底100mm;所述的隔仓内安装有在线除气装置,通过在线除气装置向铜液内充入99.996%的惰性气体,并通过受控的旋转石墨轴和转子,将计量的惰性气体压入铜液中并打散成微小气泡,使其均匀的分散在铜液中;所述惰性气体出口压力0.2MPa,流量0.5Nm3/h,转子转速控制在150~200r/min;用牵引机组上引连铸铜杆,然后铜杆进入收线装置;其中上引连铸铜杆速度500~600mm/min,上引连铸铜杆直径Ф20~30mm,制备的无氧铜杆纯度为Cu+Ag≥99.99%、氧含量≤0.0003%、导电率≥101.5%IACS。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棒的生产工艺,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次连续轧制步骤中轧制后铜棒直径不圆度小于0.2mm,采用椭圆-圆孔型的孔型系统,各道次压缩比1.1-1.5,十个机架单独传动变频调速,各个道次机架轧辊是由各个不同的变频电机驱动,交流变频电机30KW,轧辊:Ф300mm,轧辊材质为Cr12MoV,轧辊硬度HRC58-60,轧辊孔槽粗糙度不低于Ra0.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铜棒的生产工艺,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次连续轧制步骤中为了提高冷轧铜棒的表面质量,在轧制过程中对轧辊、铜棒进行乳液冷却及润滑,流量:20m3/h,乳液工作压力:2.2MPa,乳液温度:35-45℃,乳液浓度1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棒的生产工艺,特征在于,所述的退火步骤中真空炉控温精度为±1℃,真空炉升温时间小于1.5小时,炉内采用循环风机保证炉内温度的均匀性,其中循环风机功率为7.5kw。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棒的生产工艺,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次连续轧制步骤中轧制后铜棒直径不圆度小于0.2mm,采用椭圆-圆孔型的孔型系统,各道次压缩比1.05-1.2,十个机架单独传动变频调速,各个道次机架轧辊是由各个不同的变频电机驱动,交流变频电机30KW,轧辊:Ф300mm,轧辊材质为Cr12MoV,轧辊硬度HRC58-60,轧辊孔槽粗糙度不低于Ra0.1。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铜棒的生产工艺,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次连续轧制步骤中为了提高冷轧铜棒的表面质量,在轧制过程中对轧辊、铜棒进行乳液冷却及润滑,流量:20m3/h,乳液工作压力:2.2MPa,乳液温度:35-45℃,乳液浓度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6460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