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文物修复干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62605.6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2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韩国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徽博文物修复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9/06 | 分类号: | F26B9/06;F26B5/04;F26B3/30;F26B2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鼎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2 | 代理人: | 王学勇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文物 修复 干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文物修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文物修复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文物在出土时经常遇到由于机械敲打、挖掘导致的文物局部破损的问题,在针对文物局部破损或文物整体修复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清洗干燥,常规的文物干燥方法是将文物放入烘干箱内进行整体干燥,而很少针对局部部位进行针对性干燥处理,这使得文物本体无需干燥的部位可能遭到高温干燥带来的损伤,同时常规干燥方法能量消耗大,能源利用率低下,造成了较大能源浪费,不利于环保节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的文物修复干燥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文物修复干燥装置,包括干燥箱、放置台和真空泵,所述干燥箱内上部设有第一加热板,干燥箱内下部设有第二加热板,所述第一加热板和第二加热板均由基板层、碳晶油墨层和透明玻璃层组成,所述第一加热板下方还设有聚焦透镜,所述碳晶油墨引出两电极连接供电装置,所述放置台为透明玻璃制成,放置台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干燥箱与真空泵之间设有除湿过滤装置。
优选的,所述干燥箱还连通补气装置,干燥箱与补气装置之间设有第一阀门。
优选的,所述干燥箱与除湿过滤装置之间设有第二阀门。
优选的,所述干燥箱内设有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供电装置包括微控制器、电源、控制电路和开关。
优选的,所述干燥箱一侧设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连接聚焦透镜。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文物修复干燥装置,采用碳晶油墨通电发出热红外线对干燥箱内的文物进行干燥,电能转化为热能利用率高;干燥箱内上加热板下方还设有聚焦透镜,能够使红外线聚焦为小块应用于文物只需要局部加热处,提高了局部加热速率,节约了能源,同时避免了文物整体上无需加热部位的高温损伤;干燥箱连通真空泵,干燥箱与真空泵之间设有除湿过滤装置,真空泵抽真空干燥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除湿过滤装置有利于干燥产生的水蒸气的去除,并过滤掉微尘颗粒,有利于保护真空泵本体不受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文物修复干燥装置,包括干燥箱1、放置台2和真空泵7,所述干燥箱1内上部设有第一加热板3,干燥箱1内下部设有第二加热板4,所述第一加热板3由其对应基板层301、碳晶油墨层303和透明玻璃层302组成,第二加热板4由其对应基板层401、碳晶油墨层403和透明玻璃层402组成,第一加热板3下方还设有聚焦透镜5,所述碳晶油墨引出两电极连接供电装置14,所述放置台2为透明玻璃制成,第二加热板释放的热红外线能够透过放置台射在文物本体上,放置台2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孔,有利于文物底部干燥时产生的水蒸气的快速释放,所述干燥箱1与真空泵7之间设有除湿过滤装置13,真空泵抽取干燥箱内的气体中含有的水蒸气和微尘颗粒可以经除湿过滤装置13除去水蒸气和灰尘,有利于保护真空泵。
所述干燥箱1还连通补气装置6,干燥箱1与补气装置6之间设有第一阀门12,干燥箱内压力过低时,给干燥箱内补充气体,使气压稳定。
所述干燥箱1与除湿过滤装置13之间设有第二阀门。
所述干燥箱1内设有湿度传感器8、压力传感器9和温度传感器10。
所述供电装置14包括微控制器、电源、控制电路和开关,微控制器根据湿度传感器8、压力传感器9和温度传感器10的信号处理分析并控制第一加热板、第二加热板和真空泵的工作状态和工作电压。
所述干燥箱1一侧设有调节装置15,调节装置15连接聚焦透镜5,能够调节聚焦透镜的角度和位置,改变红外线聚焦后的红外光斑位置,文物保持不动时能够实现多个部位的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徽博文物修复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徽博文物修复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626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