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充电器及其充电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57902.1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13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里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里程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50/40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44298 | 代理人: | 章小燕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充电器 及其 充电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器及其充电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技术是一种利用磁共振在充电器与电子产品之间的空气中传输电荷,线圈和电容器则在充电器与电子产品之间形成共振,实现电能高效传输的技术。目前可以实现该技术的方式有Qi标准的电磁感应耦合方式、无线电波方式以及MIT(麻省理工大学)提出的电磁共振方式。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当前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现有Qi 标准中无线充电器的发送线圈与待充电设备的接收线圈之间需要准确对位,对位不准会导致充电效率较低,影响使用。现阶段,由于无线充电器的线圈是固定的,通常采用在无线充电器上标示充电位置等方式,以提醒用户放置待充电设备,这样不仅麻烦,而且由于待充电设备的种类多样,无线充电器难以匹配多种不同的待充电设备,用户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无线充电器及其充电控制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无线充电器,所述无线充电器包括与电源模块电连接的金属点阵、驱动模块及控制器;
所述金属点阵包括多个金属点,所述金属点阵中相邻的金属点通过可控开关连接,所述可控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驱动模块连接;
所述控制器,用于生成第一控制信号给所述驱动模块;
所述驱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器生成的第一控制信号,驱动所述金属点阵第一区域内的可控开关导通,以使得所述金属点阵第一区域内的金属点开启形成第一发射线圈,所述第一发射线圈在通电状态下可生成感应磁场。
可选的,所述无线充电器还包括通信模块;
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通信模块获取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效率,判断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效率是否满足预设值;若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效率不满足预设值,则生成第二控制信号给所述驱动模块;
所述驱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器生成的第二控制信号,驱动所述金属点阵第二区域内的可控开关导通,以使得所述金属点阵第二区域内的金属点开启形成第二发射线圈,所述第二发射线圈在通电状态下可生成感应磁场。
可选的,所述第二发射线圈的形状与所述第一线圈的形状不同。
可选的,所述第二发射线圈相对所述第一发射线圈的移动方向朝向所述待充电设备的移动方向。
可选的,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通信模块获取多个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效率,判断所述多个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效率是否满足预设值;若所述多个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效率不满足预设值,则生成第三控制信号给所述驱动模块;
所述驱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器生成的第三控制信号,驱动所述金属点阵第三区域内的可控开关导通,以使得所述金属点阵第三区域内的金属点连接形成多个发射线圈,所述多个发射线圈在通电状态下可生成感应磁场对所述多个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可选的,所述可控开关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所述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驱动模块连接,所述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分别与所述金属点阵中相邻的金属点连接。
可选的,所述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和源极并联有双向稳压二极管和电阻,所述双向稳压二极管和所述电阻串联连接;所述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和源极并联有反向二极管。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无线充电器的充电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电源模块对无线充电器进行上电;
控制器生成第一控制信号给驱动模块;
所述驱动模块根据所述控制器生成的第一控制信号,驱动金属点阵第一区域内的可控开关导通,以使得所述金属点阵第一区域内的金属点开启形成第一发射线圈,所述第一发射线圈在通电状态下可生成感应磁场。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
所述控制器通过通信模块获取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效率,判断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效率是否满足预设值;若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效率不满足预设值,则生成第二控制信号给所述驱动模块;
所述驱动模块根据所述控制器生成的第二控制信号,驱动所述金属点阵第二区域内的可控开关导通,以使得所述金属点阵第二区域内的金属点开启形成第二发射线圈,所述第二发射线圈在通电状态下可生成感应磁场。
可选的,所述第二发射线圈的形状与所述第一线圈的形状不同。
可选的,所述第二发射线圈相对所述第一发射线圈的移动方向朝向所述待充电设备的移动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里程,未经里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79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