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恒定电流电解法的船舶用铝合金的空穴防损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54631.4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5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金晟钟;李贞珩;梁睿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木浦海洋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
主分类号: | C23F13/02 | 分类号: | C23F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金玲 |
地址: | 韩国全***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合金 空穴 防损 负极 恒定电流 电解法 船舶 直流恒定电流 电解质 电位 正极 铝合金表面 效果最大化 电解电池 海水环境 缓冲气泡 缓冲效果 防蚀 机材 海水 施加 金属 | ||
本发明涉及基于恒定电流电解法的船舶用铝合金的空穴防损方法,更详细地,涉及具有如下特征的有关海水环境的基于恒定电流电解法的船舶用铝合金的空穴防损方法,即,为了使基于所产生的气泡的空穴缓冲效果和负极防蚀效果最大化,铝合金的基于所产生的缓冲气泡的空穴防损方法如下:构成将海水作为电解质、将铝合金机材作为负极、将相对于铝合金具有贵电位的金属作为正极的电解电池,并向负极施加直流恒定电流,以在铝合金表面形成‑1×10‑3A/cm2至‑7.5×10‑3A/cm2的电流密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恒定电流电解法的船舶用铝合金的空穴防损方法,更详细地,涉及如下的方法,即,向铝合金皮膜施加恒定电流,从而因电解作用而在皮膜表面人为地形成微小尺寸的气体,由此抵消因空穴气泡的爆炸而产生的冲击波。
背景技术
通常,空穴(cavitation)为如下的现象,即,随着因流体内的压力变化而产生的气泡在材料表面溃灭,所产生的冲击波会导致表面受损,从而导致工作上的障碍和受损,主要发生在暴露于高速流动的流体中的船舶的螺旋桨、泵的叶轮、涡轮叶片等。
最近,随着船舶的轻量化及高速化的趋势,作为船体材料而使用铝的现象正在增加,随着铝船体暴露于空穴中,不仅存在船体受损的问题,还存在产生振动及噪音、降低推进效率等的问题。
为了防止因如上所述的空穴而引起的船体的损伤,开发了多种技术,作为一例,可例举通过具有空穴侵蚀抵抗性的涂层来保护机材的方法,此方法公开于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1581732号中的“用于防止空穴侵蚀的多层涂敷方法”、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1444265号中的“基于空穴的防磨损涂敷方法”等。
基于涂敷的防空穴法具有优秀的抵抗性,但对反复的空穴冲击压不具有完整的抵抗性,并且当使用对船体的负极防蚀时,还可能存在因过度防蚀而产生氢剥离(hydrogendisbonding)的问题。
作为另一种技术,提出了如下的装置,即,通过喷射高压的压缩空气来与因空穴而产生的气泡相碰撞,从而抵消冲击波,其公开于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07-0111227号中的“船舶舵防损装置”。作为与此类似的现有技术有,存在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11-0088018号的“利用水注的空穴现象防止螺旋桨”。
上述两种技术可有效地抑制基于空穴的气泡产生,但需要复杂的机械机构和控制装置。并且,还可能引起因高速、高压的空气或水注而产生的机材的二次损伤,因此仍存在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韩国授权专利第10-1581732号(2015年08月13日)
韩国授权专利第10-1444265号(2014年09月18日)
韩国专利公开公报第10-2007-0111227号(2007年11月21日)
韩国专利公开公报第10-2011-0088018号(2011年08月03日)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各种问题而提出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方法,即,向铝合金皮膜施加恒定电流,从而因电解作用而在皮膜表面人为地形成微小尺寸的气体,由此抵消因空穴气泡的爆炸而产生的冲击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木浦海洋大学校产学协力团,未经木浦海洋大学校产学协力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46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学抛光液及化学抛光工艺
- 下一篇:一种管道电流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