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线紧线装置及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53776.2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18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万建成;孙涛;江明;周亚傲;彭飞;刘晨;杨磊;吴念朋;朱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G1/04 | 分类号: | H02G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郭一斐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线 线装 工艺 | ||
1.一种导线紧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拉环(1)、第一锁扣(2)、第二锁扣(3)和气囊(4);其中,
所述第一锁扣(2)和所述第二锁扣(3)分别套接于所述气囊(4)第一端内外两侧相对应的位置,用于锁紧所述气囊(4);
所述气囊(4)内开设有待张紧导线穿设的通道,所述第一锁扣(2)与穿设于所述气囊(4)的待张紧导线接触连接,用于在所述拉环(1)对所述第一锁扣(2)施加拉力时,紧固所述待张紧导线;
所述气囊(4)通过所述第一锁扣(2)与所述拉环(1)相连接,用于在所述拉环(1)牵引待张紧导线时对所述待张紧导线施加径向压力;
所述气囊(4)包括:内管本体(41)、外管本体(42)和连接体(43);其中,
所述内管本体(41)的第一开口端与所述外管本体(42)的第一开口端相连通,所述内管本体(41)的第二开口端、所述外管本体(42)的第二开口端均与所述连接体(43)相连接,并通过所述连接体(43)与所述第一锁扣(2)及所述第二锁扣(3)相连接;
所述内管本体(41)与所述外管本体(42)之间设置有充气层(44),所述连接体(43)上开设有向所述充气层(44)充气的第一充气口(431);
所述拉环(1)包括:弧形的第一连接杆(11)和并列设置的两根第二连接杆(12),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杆(11)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第二连接杆(12)的第一端一一对应的连接,两根第二连接杆(12)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第一锁扣(2)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紧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本体的侧壁开设有向所述充气层(44)充气的第二充气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线紧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管本体(41)为变径管,所述内管本体(41)渐缩段的第一开口端与所述连接体(43)相连接;和/或
所述外管本体(42)为变径管,所述外管本体(42)渐缩段的第一开口端与所述连接体(43)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线紧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扣(2)包括: 第一连接件(21)和两端开口的第一筒体(22);其中,
所述第一筒体(22)的侧壁开设有贯穿两个开口端的第一开口(221);所述第一连接件(21)连接于所述第一筒体(22)的第一开口端且所述第一连接件(21)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开口位置相对应的第三开口(213);
所述第一连接件(21)上还开设有与所述拉环(1)相连接的连接耳(211)及与所述第二锁扣(3)和所述连接体(43)相连接的杆体(2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线紧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扣(3)包括:第二连接件(31)和两端开口的第二筒体(32);其中,
所述第二筒体(32)的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开口(221)的开口方向相反的第二开口(321),且所述第二开口(321)贯穿所述第二筒体(32)的两个开口端;
所述第二连接件(31)连接于所述第二筒体(32)的第一开口端且所述第二连接件(31)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开口(321)位置相对应的第四开口(313);
所述第二连接件(31)上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件(21)及所述连接体(43)相连接的连接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377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