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硬金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51878.0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0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邵锦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金龙珠宝首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00 | 分类号: | C25D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李海建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硬金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3D硬金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3D硬金主要是通过电铸模式生产而成。将母版置于电铸缸内,随着电铸的进行,在母版上形成电铸层,该电铸层即为3D硬金层,最后将母版取出形成3D硬金。但是,在3D硬金的生产过程中,存在电铸时间长、电铸层不均匀的弊端。另外,母版上携带的杂质会影响3D硬金的纯度。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3D硬金生产工艺,能够加速电铸速度,提高电铸层的均匀度和纯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3D硬金生产工艺,该工艺能够加速电铸速度,同时还能够提高电铸层的均匀度和纯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3D硬金生产工艺,包括:
S1:制作母版;
S2:对母版进行清洗;
S3:确保电铸缸内的电铸液的含金量大于设定值;
S4:将母版悬挂在电铸缸的摇摆件上,使母版在电铸的过程中随摇摆件转动;
S5:电铸完成,起缸、在电铸件上开除蜡口;
S6:打水磨;
S7:除蜡、炸酸、除杂质。
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的设定值为3000克。
优选地,所述步骤S6具体包括:
打光位,用钢压尖先磨掉砂粒,再压光压平;
利用玛瑙尖画线条。
优选地,所述步骤S7中的“除蜡”具体包括:
S71:将电铸件放入蒸蜡机中进行蒸蜡;
S72:在超声波液内放入除蜡剂;
S73:将电铸件放入超声波中进行除蜡。
优选地,所述步骤S7中的“除杂质”具体为:将炸好酸的电铸件放入超声波中进行除杂质。
优选地,所述步骤S7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S8:洗货,将电铸件洗干净,再放入超声波中除杂质;
S9:对电铸件进行喷蒸汽;
S10:过火,利用燃火枪将电铸件烧干,之后放入烤箱中。
优选地,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
S11:制作蜡模;
S12:修蜡模;
S13:在蜡模上涂银浆。
优选地,所述步骤S11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11:制作纸盒;
S112:将蜡块粘在纸盒底部,将水口柱接在样板上,将蜡块与水口柱连接好;
S113:向纸盒内装硅胶;
S114:凝固硅胶;
S115:开胶模、取样板;
S116:包胶模;
S117:灌蜡;
S118:取蜡模。
优选地,在步骤S113和步骤S114之间还包括步骤:将真空盖盖在纸盒上,对纸盒抽真空;在所述步骤S117和步骤S118之间还包括步骤:将真空盖盖在胶模上,对胶模内部进行抽真空。
优选地,所述步骤S12具体包括:修模线、修披锋、修气泡沙洞。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中3D硬金生产工艺中在母版入缸前,对母版进行了清洗,从而规避杂质混入电铸层内,提高了电铸层的纯度。另外,本发明中的3D硬金工艺中在电铸前确保了电铸缸内具有充足的电铸液,从而提高了电铸件的均匀度。其次,在电铸的过程中,母版是随着摇摆件转动的,这样不仅加速了电铸速度同时还进一步提高了电铸件的均匀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3D硬金生产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制蜡模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硬金生产工艺,该工艺能够加速电铸速度,同时还能够提高电铸层的均匀度和纯度。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3D硬金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制作母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金龙珠宝首饰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金龙珠宝首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18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