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冲击塑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47911.2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9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陈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丽 |
主分类号: | C08L55/02 | 分类号: | C08L55/02;C08L69/00;C08L23/06;C08L91/06;C08K13/04;C08K7/26;C08K3/34;C08K5/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44242 | 代理人: | 冯筠 |
地址: | 5281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击 塑料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冲击塑料材料 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单一的聚碳酸酯塑料材料为非结晶性热塑性塑料,具高强度及弹 性系数、使用温度范围广、高度透明性及自由染色性、H.D.T.高、耐 疲劳性佳、耐候性佳、电气特性优、无味无臭对人体无害符合卫生安 全、成形收缩率低、尺寸安定性良好,但是在成形品设计时,会出现 不良品,易产生内部应力问题。而单一的丙烯--丁二烯--苯二烯(ABS) 塑料制品比较坚硬,易染色、难燃、耐冲击、表面性佳等优点,但是 也有耐溶剂性差、低介电强度、低拉伸率等缺点。
但是,现有的PC/ABS的复合材料虽然能够克服诸多问题,但是 对于耐冲击性能一直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冲击塑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 塑料材料在兼具PC、ABS两种塑料材料诸多优良性能的同时,还具有 非常好的耐冲击性能。
一种耐冲击塑料材料,所述材料由如下按质量组分组成:
优选地,所述材料由如下按质量组分组成:
优选地,所述塑料由以下按质量组分组成:
优选地,所述润滑剂为聚乙烯蜡、硬脂酸十八烷醇酯以及石蜡中 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十八烷醇酯。
优选地,所述填充剂为滑石、硅藻土以及石棉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填充剂为滑石以及硅藻土,其质量比为1:1。
优选地,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
优选地,所述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数均分子量为 2200-2300。
塑料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碳酸酯、润滑剂、填充剂以 及增塑剂按质量组分进行物理混合,混合均匀,将混合物倒入双螺杆 挤出机的进料漏斗中,控制双螺杆挤出机螺杆速度为320r/min,机 头温度为205℃,在机头用冷却水对塑料进行冷却,然后切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一种耐冲击塑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 塑料材料在兼具PC、ABS两种塑料材料诸多优良性能的同时,还具有 非常好的耐冲击性能。同时,方法工艺简单,生产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为阐述本发明的思想及目的,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 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耐冲击塑料材料,所述材料由如下按质量组分组成:
将数均分子量为2300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碳酸 酯、聚乙烯蜡、硅藻土以及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按质量组分进行物理 混合,混合均匀,将混合物倒入双螺杆挤出机的进料漏斗中,控制双 螺杆挤出机螺杆速度为320r/min,机头温度为205℃,在机头用冷却 水对塑料进行冷却,然后切粒。
将粒状的塑料材料进行加入注塑机成型,制得塑料制品,根据 ASTMD256-97的测定方法对该塑料制品进行测定。
耐冲击值为(J/M):402
实施例2
耐冲击塑料材料,所述材料由如下按质量组分组成:
将数均分子量为2200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碳酸 酯、硬脂酸十八烷醇酯、滑石、硅藻土以及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按质 量组分进行物理混合,混合均匀,将混合物倒入双螺杆挤出机的进料 漏斗中,控制双螺杆挤出机螺杆速度为320r/min,机头温度为205℃, 在机头用冷却水对塑料进行冷却,然后切粒。
将粒状的塑料材料进行加入注塑机成型,制得塑料制品,根据ASTMD256-97的测定方法对该塑料制品进行测定。
耐冲击值为(J/M):415
实施例3
耐冲击塑料材料,所述材料由如下按质量组分组成:
将数均分子量为2250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碳酸 酯、石蜡、滑石以及增塑剂按质量组分进行物理混合,混合均匀,将 混合物倒入双螺杆挤出机的进料漏斗中,控制双螺杆挤出机螺杆速度 为320r/min,机头温度为205℃,在机头用冷却水对塑料进行冷却, 然后切粒。
将粒状的塑料材料进行加入注塑机成型,制得塑料制品,根据 ASTMD256-97的测定方法对该塑料制品进行测定。
耐冲击值为(J/M):424
实施例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丽,未经陈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79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磨高分子材料
- 下一篇:一种ABS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