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叶酸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47629.4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20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吕学松;刘晓莲;张晓阳;刘毅;陈红;刘培臻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冀衡(集团)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75/04 | 分类号: | C07D47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荣红颖 |
地址: | 05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叶酸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叶酸的生产方法,该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粗品合成步骤:以式I中化合物A所示的N‑(对氨基苯甲酰)‑L‑谷氨酸、式I中化合物B所示的2,4,5‑三氨基‑6‑羟基嘧啶硫酸盐和式I中化合物C所示的三氯丙酮为原料,以焦亚硫酸钠为抗氧化剂,以水为溶剂,采用分批次加料的方式进行分次环合反应,得到反应液;所述反应液经冷却、压滤得叶酸粗品;叶酸粗品经酸溶步骤、碱溶步骤、精制步骤,得到叶酸成品。本发明的生产方法采用分批投料的方式使反应液中物料的浓度保持在合理范围内,从而使叶酸粗品合成阶段所需水量减少到现有合成工艺所需水量的1/4。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原料生产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叶酸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叶酸(C19H19N7O6),也叫维生素B9,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为抗贫血药,应用于饲料医药和食品等领域。叶酸一般是一种淡橙黄色结晶或者薄片,约250℃碳化变暗,易溶于乙醇、碳酸碱溶液等。
因在植物绿叶中含量丰富故而命名为叶酸。在动物组织中以肝脏含叶酸最丰富。起初系从肝脏中提取,现在多采用合成法生产。比较常用的叶酸生产技术包括三个阶段:粗品合成、酸溶精制和碱溶精制。其中,粗品合成是采用N-(4-氨基苯甲酰)-L-谷氨酸、三氯丙酮和2,4,5-三氨基-6-羟基嘧啶硫酸盐在粗品反应罐中反应,控制一定的反应温度和反应料液的pH值,使三种物料发生成环反应得到叶酸粗品;叶酸粗品经酸溶精制和碱溶精制纯化得到叶酸纯品。在上述生产工艺中,叶酸粗品合成阶段所需水量极多,由此该阶段产生的废水量也非常大,比如生产1吨叶酸粗品,大概会使用12吨水,产生约13-15吨废水,重要的是这些废水不能直接排放,也无法回收套用,问题亟待解决。
公开号为CN101323614和CN101973995的两项专利分别提供利用树脂和复配型混凝脱色凝胶对各工艺段的废水进行处理,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但两种方法不仅生产成本高、工艺复杂,且都不能从根本上减少废水的产生。
发明内容
为了从根源上减少叶酸生产工艺中废水的产生,节约生产成本,简化生产工艺,本发明提供一种叶酸的生产方法。本发明的生产方法通过在叶酸粗品合成阶段采用分批投料的方式使反应液中物料的浓度保持在合理范围内,来降低粗品合成阶段的用水量。本发明的生产方法不仅使叶酸粗品合成阶段的用水量减少到现有生产工艺的用水量的1/4,且没有使叶酸的生产工艺复杂化或增加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叶酸的生产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粗品合成步骤:以式I中化合物A所示的N-(对氨基苯甲酰)-L-谷氨酸、式I中化合物B所示的2,4,5-三氨基-6-羟基嘧啶硫酸盐和式I中化合物C所示的三氯丙酮为原料,以焦亚硫酸钠为抗氧化剂,以水为溶剂,采用分批次加物料的方式进行分次环合反应,得到反应液,所述环合反应如式I所示;所述反应液经冷却、压滤得叶酸粗品;
酸溶步骤:所述叶酸粗品经酸溶解、水析、压滤得酸提物;
碱溶步骤:所述酸提物经水溶、碱液调pH值、活性炭脱色、压滤,得澄清的碱溶滤液;
精制步骤:所述澄清的碱溶滤液经升温、酸液调pH值、降温、物料析出、物料洗涤、离心和烘干得到式I中化合物D所示的叶酸成品;
在上述生产方法中,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粗品合成步骤中,所述分批次加物料的方式是指将所述化合物A、化合物B和化合物C、抗氧化剂分批次加入到溶剂水中,且各批次中均加入化合物A、化合物B和化合物C和抗氧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冀衡(集团)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冀衡(集团)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76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