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叶酸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47629.4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20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吕学松;刘晓莲;张晓阳;刘毅;陈红;刘培臻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冀衡(集团)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75/04 | 分类号: | C07D47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荣红颖 |
地址: | 05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叶酸 生产 方法 | ||
1.一种叶酸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粗品合成步骤:以式I中化合物A所示的N-(对氨基苯甲酰)-L-谷氨酸、式I中化合物B所示的2,4,5-三氨基-6-羟基嘧啶硫酸盐和式I中化合物C所示的三氯丙酮为原料,以焦亚硫酸钠为抗氧化剂,以水为溶剂,采用分批次加物料的方式进行分次环合反应,得到反应液,所述环合反应如式I所示;所述反应液经冷却、压滤得叶酸粗品;
酸溶步骤:所述叶酸粗品经酸溶解、水析、压滤得酸提物;
碱溶步骤:所述酸提物经水溶、碱液调pH值、活性炭脱色、压滤,得澄清的碱溶滤液;
精制步骤:所述澄清的碱溶滤液经升温、酸液调pH值、降温、物料析出、物料洗涤、离心和烘干得到式I中化合物D所示的叶酸成品;
在所述粗品合成步骤中,所述分批次加物料的方式是指将所述化合物A、化合物B和化合物C、抗氧化剂分批次加入到溶剂水中,且各批次中均加入化合物A、化合物B和化合物C和抗氧化剂;所述各批次加入的所述原料的摩尔量关系如下:化合物A:化合物B:化合物C=1:(1-2):(1.1-3);各批次加入的所述化合物A与所述抗氧化剂的摩尔量比为1:(0.1-0.8);所述化合物C为三氯丙酮结晶,纯度为88-95%;
在所述粗品合成步骤中,各批次加入的所述化合物A的摩尔量之和与所述溶剂的体积比例为0.08-0.28mol/L;
在所述粗品合成步骤中,所述环合反应的温度为25℃-45℃;各次所述环合反应的总时间为4-9h,各次所述环合反应的总时间为各个批次加入的原料的反应时间的总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酸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粗品合成步骤中,所述分批次加物料为分两批次加物料或分三批次加物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酸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批次加物料为分两批次加物料;
所述分两批次的加物料方式为:
第一批次:加入0.5-0.7×总摩尔量的化合物A、0.5-0.7×总摩尔量的化合物B、0.5-0.7×总摩尔量的化合物C和0.5-0.7×总摩尔量的焦亚硫酸钠;
第二批次:加入剩余的所述化合物A、化合物B、化合物C和焦亚硫酸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叶酸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批次物料形成的反应体系中所述化合物A的浓度减小至所述第一批次物料形成的反应体系中的所述化合物A的初始浓度的1/3-1/5时,开始加入剩余的第二批物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叶酸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批次中加入的所述化合物A、化合物B、化合物C和焦亚硫酸钠的量与第二批次中加入的相应物料的量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酸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物料分两批次加入时,所述分次环合反应具体为:于25℃-45℃下,将所述第一批次物料加入所述溶剂并混匀形成第一反应体系,然后采用10wt%碳酸钠水溶液调所述第一反应体系pH值并控制所述第一反应体系的pH保持在3.0-3.5之间,当所述第一反应体系中所述化合物A的浓度减小至所述第一反应体系中化合物A的初始浓度的1/3-1/5时,开始加入剩余的第二批物料并混合均匀以形成第二反应体系,然后继续采用10wt%碳酸钠水溶液调节所述第二反应体系的pH值至3.0-3.5,之后在保持所述第二反应体系的pH值在3.0-3.5的条件下继续反应5-8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冀衡(集团)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冀衡(集团)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762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