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空间的多尺度整数化编码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46485.0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11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童晓冲;赖广陵;程承旗;陈波;张勇;秦志远;丁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童晓冲 |
主分类号: | G06F16/29 | 分类号: | G06F16/29;G06T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许志勇 |
地址: | 45005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空间 尺度 整数 编码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空间的多尺度整数化编码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目标三维空间的格网数据,所述格网数据为所述目标三维空间的空间数据的载体;将所述格网数据中格网的位置信息转换为编码值,形成第一编码集合;对所述第一编码集合中的编码值进行移位处理,获取第二编码集合;基于所述第二编码集合构建多个层级的编码集合,并将所述多个层级的编码集合合并成所述目标三维空间的多尺度编码集合。本发明通过将格网位置进行整数化,然后基于整数的加减以及位域运算,为编码的快速使用打下基础,进而通过分析编码找到编码之间的相互关系,实现三维空间的多尺度编码与计算,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编码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编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三维空间的多尺度整数化编码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空间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地理空间信息的获取、组织、分析和应用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灾害、城市规划以及建设等重大问题时,多类型、多要素、多尺度、多时态、多维度和大数据量空间信息的研究和应用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三维空间信息研究与应用首要解决的问题是空间数据的组织与快速访问,这就需要有效的空间编码与索引方法进行支撑。
现阶段常用的空间编码与索引方法有规则格网、八叉树、R树,空间填充曲线以及相关改进算法。其中,采用规则格网的算法,数据冗余较大,且无法实现多尺度,维护困难;采用八叉树的算法,树的深度会直接影响编码、查询等操作的效率;采用R变种树,其算法复杂,动态维护困难;而空间填充曲线的尺度单一,容易造成编码冗余。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三维空间的多尺度整数化编码方法及装置,能在有效实现空间的多尺度编码的同时,保证编码和索引的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三维空间的多尺度整数化编码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三维空间的格网数据,所述格网数据为所述目标三维空间的空间数据的载体;
将所述格网数据中格网的位置信息转换为编码值,形成第一编码集合;
对所述第一编码集合中的编码值进行移位处理,获取第二编码集合;
基于所述第二编码集合构建多个层级的编码集合,并将所述多个层级的编码集合合并成所述目标三维空间的多尺度编码集合。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将所述格网数据中格网的位置信息转换为编码值,形成第一编码集合,包括:
将所述格网数据中格网的坐标转换为二进制的编码值;
对所述二进制的编码值进行交叉取位处理;
将交叉取位处理后的二进制的编码值转化为十进制的整数编码值,形成第一编码集合。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在对所述第一编码集合中的编码值进行移位处理之前,还包括:
根据处理器处理的数据宽度确定移位处理中编码值的移位量;
其中,所述对所述第一编码集合中的编码值进行移位处理包括:
根据所述移位量对所述第一编码集合中的编码值进行移位处理。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基于所述第二编码集合构建多个层级的编码集合包括:
将第i层的编码集合中可合并的编码值进行合并处理,形成第i-1层的编码集合;
保留第i层的编码集合中不可合并的编码值作为修改后的第i层的编码集合;
其中,i∈[M,N],N>M≥0,第二编码集合为所述多个层级的编码集合中的第N层的编码层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童晓冲,未经童晓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64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