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空间的多尺度整数化编码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46485.0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11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童晓冲;赖广陵;程承旗;陈波;张勇;秦志远;丁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童晓冲 |
主分类号: | G06F16/29 | 分类号: | G06F16/29;G06T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许志勇 |
地址: | 45005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空间 尺度 整数 编码 方法 装置 | ||
1.一种三维空间的多尺度整数化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三维空间的格网数据,所述格网数据为所述目标三维空间的空间数据的载体;
将所述格网数据中格网的位置信息转换为编码值,形成第一编码集合;
对所述第一编码集合中的编码值进行移位处理,获取第二编码集合;
基于所述第二编码集合构建多个层级的编码集合,并将所述多个层级的编码集合合并成所述目标三维空间的多尺度编码集合;
其中,
所述构建多个层级的编码集合包括,先对所述第二编码集合中的所有整数编码值进行排序,然后将每相邻的8个编码值取平均,得到下一个层级中的编码值,依此类推,得到多尺度编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格网数据中格网的位置信息转换为编码值,形成第一编码集合包括:
将所述格网数据中格网的坐标转换为二进制的编码值;
对所述二进制的编码值进行交叉取位处理;
将交叉取位处理后的二进制的编码值转化为十进制的整数编码值,形成第一编码集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第一编码集合中的编码值进行移位处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处理器处理的数据宽度确定移位处理中编码值的移位量;
其中,所述对所述第一编码集合中的编码值进行移位处理包括:
根据所述移位量对所述第一编码集合中的编码值进行移位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二编码集合构建多个层级的编码集合包括:
将第i层的编码集合中可合并的编码值进行合并处理,形成第i-1层的编码集合;
保留第i层的编码集合中不可合并的编码值作为修改后的第i层的编码集合;
其中,i∈[M,N],N>M≥0,第二编码集合为所述多个层级的编码集合中的第N层的编码层级,M是最小编码层级,N是最大编码层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第i层的编码集合中可合并的编码值进行合并处理之前,包括:
对第i层的编码集合中所有编码值进行排序;
以第b个编码值为起始编码,依序选取预定数量c的编码值,若判断获知所述第b个编码值符合起始编码的条件且选取的编码值之间满足第i层的编码间隔,则确定所述预定数量的编码值为可合并的编码值;
其中,b∈[1,d-c],d为第i层编码集合中编码值的数量,c为常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二编码集合构建多个层级的编码集合包括:
将所述第二编码集合中可合并的编码值Ci进行合并处理,形成第i层的编码集合;
保留所述第二编码集合中不可合并的编码值作为修改后的第N层的编码集合;
其中,i∈[M,N-1],N-1>M≥0,Ci为第i层对应的可合并编码值且未包含在第i-1层对应的可合并编码值Ci-1中,第二编码集合为所述多个层级的编码集合中的第N层的编码层级,M是最小编码层级,N是最大编码层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多个层级的编码集合合并成所述目标三维空间的多尺度编码集合之后,包括:
获取查询指令,所述查询指令中携带有多尺度的编码值;
根据所述多尺度的编码值获取所述目标三维空间的编码层级和所述第一编码集合中的第一编码值;
根据所述第一编码值获取对应的第一格网的坐标;
根据所述编码层级对所述第一格网的位置信息进行移位处理,获取与多尺度的编码值对应的第一格网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三维空间的编码层级获取对应的步进;
根据所述第一格网的位置信息和所述步进获取所述第一格网的顶点坐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童晓冲,未经童晓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648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