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源充电路径切换电路及其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45385.6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6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圣文;鄢玉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40 | 分类号: | G06F13/40;G06F13/42;H02J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汪飞亚 |
地址: | 201613 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信号 路径切换单元 路径切换电路 电源充电 接口获取 外部电子装置 接口电连接 充电路径 电子设备 外部电源 转换单元 电连接 电压值转换 接入状态 选择切换 预设电压 自动切换 | ||
一种电源充电路径切换电路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路径切换单元和转换单元。第一接口电连接外部电子装置,以获取外部电子装置的第一电力信号。第二接口电连接外部电源,以获取第二电力信号。转换单元,电连接于路径切换单元,用于将从第一接口或第二接口获取的第一电力信号或第二电力信号的电压值转换成预设电压值。路径切换单元,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接口及所述第二接口,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接口及第二接口的接入状态选择切换至所述第一接口或第二接口获取第一电力信号或第二电力信号,优先选择从所述第二接口获取外部电源的第二电力信号,从而提供多个充电路径且能自动切换充电路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含电源充电路径切换电路的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源充电路径切换电路,及其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便携式电子设备一般只具备一个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该USB接口实现USB数据传输、USB-OTG(On-The-Go)设备连接、充电等功能,达到一口多用。USB接口为多合一接口,在物理结构上减少了外围接口,不过使用USB接口实现USB-OTG设备连接功能或数据传输功能时就不能使用USB充电或对外放电,充电路径单一。而且,目前利用USB接口对手持终端设备进行充电的充电电流较小,不能便携式电子设备快速充电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源充电路径切换电路及电子设备,提供多种充电路径并且能自动切换充电路径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源充电路径切换电路,包括第一接口,用于电连接外部电子装置,接收所述外部电子装置的第一电力信号;
第二接口,用于电连接外部电源以获取第二电力信号;
路径切换单元,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接口及所述第二接口,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接口及所述第二接口的接入状态,选择切换至所述第一接口或第二接口获取所述第一电力信号或第二电力信号,当所述第二接口电连接电外部电源且所述第一接口电连接所述外部电子装置时,优先选择从所述第二接口获取所述第二电力信号;以及
转换单元,电连接于所述路径切换单元,用于将从所述第一接口或所述第二接口获取的所述第一电力信号或第二电力信号的电压值转换至预设值电压。
优选地,所述路径切换单元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接口、所述路径切换单元及转换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接口及所述第二接口的接入状态,输出控制信号控制所述路径切换单元选择通过所述第一接口或所述第二接口获取所述第一电力信号或第二电力信号。
优选地,所述路径切换单元包含有:
第一切换单元,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接口及所述控制单元;
第二切换单元,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切换单元及所述第一接口;
第三切换单元,电连接于所述第二切换单元;以及
第四切换单元,电连接于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转换单元之间,所述第四切换单元与所述转换单元的公共端还电连接于所述第三切换单元。
优选地,当所述第一接口没有接入所述外部电子装置且所述第二接口接入所述外部电源时,所述第四切换单元导通,所述控制单元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一切换单元,所述第一切换单元接收到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后断开,所述第二切换单元及所述第三切换单元断开,所述第二接口从所述外部电源获取所述第二电力信号;
当所述第一接口接入所述外部电子装置且所述第二接口没有接入所述外部电源时,所述第四切换单元断开,所述控制单元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一切换单元,所述第一切换单元接收到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后断开,所述第二切换单元及所述第三切换单元导通,所述第一接口从所述外部电子装置获取所述第一电力信号;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53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