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定无脊椎动物钻潜深度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44436.3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6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黄国强;刘旭佳;彭银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48 | 分类号: | G01N33/48 |
代理公司: | 北海市佳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5115 | 代理人: | 黄建中 |
地址: | 536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定 脊椎动物 深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定无脊椎动物钻潜深度的装置,属于海洋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滩涂中分布有大量栖息于沉积物中的无脊椎动物,它们大多以水体和沉积物中各种生物或有机物为营养来源,它们的摄食、钻潜、排泄等行为和生理活动对滩涂中有机物的分布和生源要素的流动有重要影响。其中,钻潜深度决定了它们将有机物和生源要素从水体或表层带入深层的能力。目前采用的调查生物在沉积物中垂直分布的方法主要采用管状采泥器采取柱状沉积物样品,然后分段分析其分布的方法,或采用挖掘的方法判断其钻潜深度,操作较麻烦,且由于取样管径较小或动物活动性较强的原因,不易获得准确数据。为获得准确的无脊椎动物钻潜深度数据,采用简易可控的观测装置在室内进行测定是可行的途径。目前尚未见有采用室内装置测定无脊椎动物钻潜深度的装置与方法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测定无脊椎动物钻潜深度的装置,以解决使用传统采泥器采取沉积物,再分段观察分析的方法操作繁琐,采得的无脊椎动物种类不齐,不具有代表性,或是采用挖掘的方法难以获得准确数据,不易观测到无脊椎动物钻潜深度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测定无脊椎动物钻潜深度的装置,主要包括测定管和隔板;所述测定管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管壁一侧每隔10cm沿圆周设置有一个半圆缝;所述隔板两端分为半圆端和方形端,半圆端直径与测定管直径相同;隔板半圆端沿半圆缝插入测定管内。
所述测定管长度为150cm,直径为160mm。
所述半圆缝厚度为2mm。
所述隔板厚度为2mm。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使用测定无脊椎动物钻潜深度的装置的方法,主要包括下述步骤:
(1)装填底质:用适于无脊椎动物钻潜的底质填满测定管;
(2)浸泡:将装好底质的测定管开口向上垂直放入水池中,浸泡24h;
(3)放入无脊椎动物:根据个体大小,向测定管中放入10个待测无脊椎动物;
(4)静置观察:静置24h;
(5)分隔:每个隔板对应一个半圆缝插入测定管内,使隔板半圆端顶住测定管内壁;
(6)分离:将测定装置开口端倾斜朝下,倒出最上段底质,然后从离开口端最近的隔板开始依次拔出,分别接住每段底质,即得;
(7)计数分析:分别对每段底质中的无脊椎动物计数,并统计分析。
目前观测无脊椎动物在沉积物中垂直分布深度的方法主要是采用管状采泥器采取柱状沉积物样品,然后分段观察无脊椎动物的钻潜深度或者采用挖掘的方法判断其钻潜深度。本发明主要提供了一种测定无脊椎动物钻潜深度的装置,包括测定管和隔板,并且还提供了使用这种装置的方法,在测定管中装入适于无脊椎动物钻潜的底质,例如石英砂、河沙等,并将无脊椎动物放在测定装置上,待无脊椎动物钻入测定装置后,插入隔板,将测定装置分为不同的深度段,经统计即可得出每一深度段中的无脊椎动物数。在人工水池中模拟野外环境,可以很直观地测定出无脊椎动物的钻潜深度,数量,并且由于是在人工水池中进行操作,避免了野外环境情况复杂,无脊椎动物活动能力强不易控制的不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测定管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隔板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方格星虫分布深度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上述附图的序号说明:测定管1,隔板2,隔板半圆端3,隔板方形端4,半圆缝5。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发明主要包括测定管1和隔板2;所述测定管1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管壁一侧每隔10cm沿圆周设置有一个半圆缝5;所述隔板2两端分为半圆端3和方形端4,半圆端3直径与测定管1直径相同;隔板半圆端3沿半圆缝5插入测定管1内。所述测定管1长度为150cm,直径为160mm。半圆缝5厚度为2mm。隔板2厚度为2mm。
无脊椎动物钻潜深度的测定:
(1)底质的装填:用石英砂或河砂将测定管填满;
(2)浸泡:用PVC管作为测定管,将装好底质的测定管按开放端朝上垂直放入水池中,浸泡24h;
(3)放入无脊椎动物:将10条长度为3cm左右,重量为1g左右的方格星虫放到装置底质表面;
(4)静置:在水池中静置24h;
(5)分隔:同时将14块隔板的半圆端插入半圆缝并压至与管内壁紧密接触,将底质柱分为15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所,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44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