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渣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44402.4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6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程建波;朱飞;范彩云;宛晓春;张子军;刘政权;丁小玲;任春环;蔡海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K10/12 | 分类号: | A23K10/12;A23K10/37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沈尚林 |
地址: | 230036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酵饲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发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渣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作为茶树的起源地,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之一,据报道,2015年我国茶树种植面积为4316万亩,茶叶总产量达220多万吨。
茶渣是功能性茶饮料和茶单宁产业公司对茶叶进行浸提后产生的残渣,据估计,仅茶饮料和速溶茶公司每年产生的茶渣就高达16万吨,因其残存较高含量的茶单宁,具有涩味,且含水量高,不易储存,因此限制了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基本被当作工业废料抛弃,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但茶渣中仍含有17%~19%粗蛋白质,16%~18%粗纤维,0.3%脂类和3%~5%果胶,氨基酸中赖氨酸和蛋氨酸的含量分别为1.5%~2%和0.5%~0.7%,是一种良好的饲料资源。因此利用茶渣生产饲料是一种既能开发饲料资源又能缓解环境污染的措施,但当前利用茶渣生产发酵饲料的发明并不多见,发明专利CN 104472879 A公开了一种利用黑曲霉、枯草芽孢杆菌、假丝酵母菌生产茶渣饲料添加剂的方法;发明专利CN 103609852 A公开了一种利用木霉、黑曲霉、米曲霉和酵母菌生产茶饲料的方法,上述两个发明专利均对茶渣进行了综合利用,但是在降解茶单宁、提高适口性以及对粗蛋白质含量的提高力度上均未有较大突破,所以将茶渣饲料化还需进一步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茶渣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它可提高适口性和营养价值、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经微生物发酵后,茶渣中的茶单宁含量显著降低、粗蛋白质含量得到极大提高,同时也增加了发酵茶渣中酶的含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茶渣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准备:茶渣原料经过晒或烘干至含水率达到7%~9%,备用;
(2)察氏液体培养基制备:称取3.50g察氏培养基溶于100mL蒸馏水中,115~116℃高压灭菌30min,冷却备用;
(3)察氏固体培养基制备:称取3.50g察氏培养基和1.5g琼脂粉溶于100mL蒸馏水中,115~116℃高压灭菌30min,趁热倒入灭菌的培养皿中,凝固后备用;
(4)黑曲霉的活化及孢子液制备:将黑曲霉冻干粉溶于步骤(2)的培养基后,接种于步骤(3)的培养基上培养7d,待培养皿表面铺满孢子后,用步骤(2)的培养基冲洗孢子,获得黑曲霉孢子悬液,用灭菌擦镜纸过滤后,4℃条件下保存备用;
(5)接种量的计算:用血球计数板法调节步骤(4)的孢子悬液浓度为1.25×107个/mL,总接种量为培养基质量的百分比(V/m),其中发酵培养基的含水量包含接入的菌液;
(6)发酵:称取50g茶渣培养基于500mL锥形瓶中,倒入含有1.25×105~1.50×106个/g孢子液的纯水,调节料水比为1:0.8~1.6,搅拌均匀后以八层无菌纱布封口,在27~39℃的培养箱中发酵4~9天,所述茶渣培养基内含有0~20%玉米粉;
(7)烘干:取步骤(6)制得的发酵茶渣晒或烘干至含水率为7%~9%,制得茶渣发酵料;
(8)包装:取步骤(7)制得的茶渣发酵料进行避光防潮包装。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茶渣为生产红茶、绿茶、白茶、乌龙茶、茉莉花茶等速溶茶后的残渣,原料来自于速溶茶公司。
优选地,步骤(1)中,茶渣原料经过晒或烘干至含水率达到8%。
优选地,步骤(6)中料水比1:1.4、接种量1.00×106个/g、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8天。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茶渣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使茶渣粗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茶单宁含量显著降低,不仅提高了茶渣的适口性和营养价值,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而且操作简单,不需要对茶渣进行前处理,无需灭菌,对发酵设备要求不高。本发明通过发酵技术,提高了廉价原料的利用率,显著降低了饲料成本,原料来源广,提高了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茶渣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准备:茶渣原料经过晒或烘干至含水率达到7%~9%,备用,所述茶渣为生产红茶、绿茶、白茶、乌龙茶、茉莉花茶等速溶茶后的残渣,原料来自于速溶茶公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未经安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44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添加于饲料中发酵花粉多糖制备益生菌剂
- 下一篇:青大豆秸秆饲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