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国板栗的基因转化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440002.6 申请日: 2017-06-12
公开(公告)号: CN107034231B 公开(公告)日: 2021-01-19
发明(设计)人: 曹庆芹;秦岭;邢宇;周婉;房克凤;张卿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农学院
主分类号: C12N15/84 分类号: C12N15/84;C12N5/10
代理公司: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代理人: 吴开磊
地址: 100096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中国 板栗 基因 转化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基因转化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中国板栗的基因转化方法,以中国板栗的体细胞胚作为受体,所述受体与含有pBI121植物表达载体的根癌农杆菌AGL1的转染菌液共培养,经筛选培养得到含有目的基因转化的中国板栗组织;其中,所述pBI121植物表达载体携带目的基因。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中国板栗的基因转化方法,针对现有技术在中国板栗中,还没有确定一种可靠和可重复的方法用于高效的遗传转化体系,本发明特定选用根癌农杆菌AGL1菌株作为转染菌,并以pBI121植物表达载体携带目的基因,体细胞胚作为受体,将两者共培养,筛选得到转基因的中国板栗组织,转染效率高,并且目的基因表达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因转化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中国板栗的基因转化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壳斗科,栗属植物,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经济林树种,具有根系发达,适应性强等优点。栗属植物分布广,现存的栗属植物有十多种,其中进行经济栽培的种主要有中国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欧洲栗Castanea sativa、日本栗Castanea crenata、美洲栗Castanea dentate。中国栽培中国板栗历史悠久,种质资源丰富,主要由于中国板栗是异花授粉、长期进行实生繁殖的植物况且中国板栗种间可以杂交,生长地区地理生态等条件复杂,在长期的系统发育和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种质资源。

中国板栗抗病虫害能力强,目前已成为世界栗属植物抗性育种重要资源。美国和日本都曾从我国引种中国板栗进行抗病虫害等育种研究。近年来,中国板栗的优良品种快速繁殖,增加其经济效益的迫切需求,使得中国板栗的无性繁殖得到大量研究,特别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但中国板栗存在果实成熟时期集中,传统杂交育种周期长等问题。遗传转化克服实现了定向育种等目标是中国板栗品种改良和基因功能验证的重要途径。此外,遗传转化也是检验克隆基因功能的有力手段,通过过量表达或基因沉默策略来研究基因功能,可以准确地分析鉴定克隆的基因在植物器官发育、衰老和生理代谢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为今后进一步核心种质遗传改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体细胞胚(somatic embryo)又叫胚状体,是离体培养条件下没有经过受精过程而形成的胚胎类似物,具有两极性、遗传稳定性高、再生速度快等特点。体细胞胚于基因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中被广泛应用。在桃、山核桃等果树中,利用体细胞胚发生进行植株再生及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已进行了成功报道。在栗属植物的基因遗传转化研究中,Carraway等第一次尝试美洲栗的基因遗传转化,他利用基因枪的方法进行试验,然而,没有得到转基因植株,只是得到了转基因的愈伤组织。随后,Seabra和Pais利用农杆菌侵染的方法对欧洲栗的下胚轴愈伤组织进行基因的遗传转化,但是也只有很低的转化效率和嵌合体形成的报道。第一例完整的栗属植物转基因是在欧洲栗中,通过农杆菌侵染的方法进行转化获得了转基因再生植株。随后Andrade等人报道了利用悬浮液培养方法进行农杆菌介导转化,建立美洲栗转基因再生体系。在中国板栗中,还没有确定一种可靠和可重复的方法可以用于高效的遗传转化体系。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国板栗的基因转化方法,特定选用根癌农杆菌AGL1菌株作为转染菌,并以pBI121植物表达载体携带目的基因,体细胞胚作为受体,在特定条件下将两者共培养,筛选得到转基因的中国板栗组织,转基因效率高。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国板栗的基因转化方法,以中国板栗的体细胞胚作为受体,所述受体与含有pBI121植物表达载体的根癌农杆菌AGL1的转染菌液共培养,经筛选培养得到含有目的基因转化的中国板栗组织;

其中,所述pBI121植物表达载体携带目的基因。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农学院,未经北京农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00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