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超深层裂缝型碳酸盐岩储层的高效酸化设计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438232.9 申请日: 2017-06-09
公开(公告)号: CN107066769B 公开(公告)日: 2020-06-12
发明(设计)人: 郭建春;任冀川;苟波;王坤杰;刘壮 申请(专利权)人: 西南石油大学
主分类号: G06F30/20 分类号: G06F30/20;E21B43/26
代理公司: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代理人: 袁英
地址: 610500 四***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适用于 深层 裂缝 碳酸盐 岩储层 高效 酸化 设计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适用于超深层裂缝型碳酸盐岩储层的高效酸化设计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计算注入排量Qinj的取值范围,Qro≤QinjQlim,Qro为天然裂缝重张临界排量,Qlim为施工上限排量,具体过程如下:

天然裂缝重张临界排量Qro的计算通过如下公式:

ΔV=Δt(Qinj-Qout)

pw=pw'+Δp

式中:Qout表示流出井筒的流体流量,m3/s;

km表示储层基质渗透率,10-3μm2

h表示储层打开厚度,m;

pw表示井底流体压力,MPa;

ps表示储层孔隙压力,MPa;

re表示油井泄油半径,m;

rw表示井眼半径,m;

μ表示酸液黏度,mPa·s;

Sd表示储层污染表皮系数,无因次;

ΔV表示流体体积变化量,m3

Δt表示计算时间步长,s;

Qinj表示注入排量,m3/s;

Δp表示井底流体压力变化量,MPa;

Cacid表示酸液压缩系数,MPa-1

V表示井筒容积,m3

pw,pw’分别表示当前时间步井底流体压力和上一时间步井底流体压力,MPa;

从低注入排量Qinj开始取值,计算当前注入排量Qinj条件下的井底流体压力pw,当井底流体压力pw等于天然裂缝壁面法向应力σn时,此时的注入排量Qinj即为天然裂缝重张临界排量Qro

施工上限排量Qlim的计算通过如下公式:

pt=pw+pF-pH

pH=ρgH

式中:pt表示井口压力,MPa;

pF表示酸液在井筒中摩阻,MPa;

pH表示井筒中液柱压力,MPa;

ρ表示酸液密度,kg/m3

f表示摩阻系数,无因次;

L表示油管长度,m;

D表示油管直径,m;

H表示改造段中深,m;

从高注入排量Qinj开始取值,计算当前注入排量Qinj条件下的井底流体压力pw和pt,当井口压力pt等于井口施工限压plim时,此时的注入排量Qinj即为井口施工上限排量Qlim

(2)优选设计施工排量Qop及酸液用量Vop,通过以下公式:

Vinj=Qinj×t

式中:Vinj表示酸液注入量,m3

Qinj表示注入排量,m3/s;

t表示注酸时间,s;

raew表示酸化后等效井眼半径,m;

ref表示有效天然裂缝长度,m;

kd表示储层基质污染后渗透率,10-3μm2

wacid表示酸化后缝宽,m;

Sad表示酸化后表皮系数,无因次;

km表示储层基质渗透率,10-3μm2

rw表示井眼半径,m;

rd表示储层污染半径,m;

基于注入排量Qinj的取值范围,依次计算不同的Qinj及Vinj条件下的酸化后表皮系数Sad,优选出酸化后表皮系数Sad最低值所对应的注入排量Qinj及酸液注入量Vinj作为施工排量Qop及酸液用量Vop

(3)设计泵注程序,是指采用变排量四段式的阶梯注入方式设计泵注程序:

第一阶段,注入酸量10%Vop,注入排量取值1~2m3/min;

第二阶段,注入酸量30%Vop,注入排量由第一阶段注入排量递增至Qop,变化阶梯数A;

第三阶段,注入酸量30%Vop,注入排量为优化设计的施工排量Qop

第四阶段,注入酸量30%Vop,注入排量由Qop递减至第一阶段注入排量,变化阶梯数A;

其中第二、第四阶段内每个阶梯注入时间相等,每个阶梯注入酸量Vp由阶段总酸量及注入阶梯数确定:

式中:Vp表示每个阶梯注酸量,m3

A表示注入阶梯数,无因次,A取值为3~5个。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超深层裂缝型碳酸盐岩储层的高效酸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裂缝重张临界排量Qro的计算中,流出井筒的流体流量Qout通过如下公式计算:

式中:km表示储层基质渗透率,10-3μm2

h表示储层打开厚度,m;

pw表示井底流体压力,MPa;

ps表示储层孔隙压力,MPa;

re表示油井泄油半径,m;

rw表示井眼半径,m;

μ表示酸液黏度,mPa·s;

Sd表示储层污染表皮系数,无因次;

kd表示储层基质污染后渗透率,10-3μm2

rd表示储层污染半径,m;

rew表示等效井眼半径,m;

ref表示有效天然裂缝长度,m;

w表示天然裂缝平均宽度,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823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